
成人礼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7月17日讯 锦绣四川•好戏连台之《礼记•汉成人礼》7月16日在东郊记忆音乐之家上演,精美演绎传统成人礼俗受到观众热捧。同时,恰逢音乐之家三周年生日,好戏连台以《礼记•汉成人礼》庄重的仪式为音乐之家送上美好的祝福。
在音乐之家入选2016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暨三周年庆之际,其系列演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节目将"爱在音乐之家“这一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据了解,节目中 不仅有四川省交响乐团的专业老师和演员,更多的都是来自音乐之家的会员粉丝与四川星海艺术教育的孩子们,孩子展现了许多中国民 乐的演奏,如二胡、古筝、柳琴等,还在现场大跳爵士舞,情景剧《白雪公主》的演绎十分受欢迎。会员粉丝个个也是“深藏绝技”,例如贯口表演《八扇屏》、京 剧《空城计》选段、女声独唱《芦花》等,这些爱好者的水平丝毫不逊色于专业人员,带来一场充满”爱“的音乐盛宴。音乐之家现已经是一个大家庭,这样的成绩 正是整个团队一直以来坚持以真诚之心,贴心地服务,努力的态度感染着大家,共同建造温暖的文化家园。
行成人之礼 感悟责任与担当
华夏乃礼仪之邦,自古有成人礼仪,男性称为“冠礼”,女性称为“笄礼”,它不仅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更是宝贵的人文遗产。《礼记•冠义》:冠者礼义 之始也。通过这一成人礼仪式,宣告从“孺子”到“成人”的角色转变,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美好的德行、担当合格的社会角色。今日,锦 绣四川•好戏连台就上演了以成人礼为蓝本的舞台剧。全剧以我国传统礼仪——成人礼为主线表达了对家族关系、父子关系、人伦关系的追溯和传承,结合传统民族 服装,仪式带我们穿越回了古代,让观众有着一出耳目一新的舞台体验以及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向往与回归。从布置祠堂、开礼、加冠笄、醴酒、聆训、宣誓、礼成和 拜至圣先师司礼者都各司其礼,执事者各司其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台下的观众看得目不转睛,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都有着新的认识。仪式上,正宾 (男)为加冠者加冠,正宾(女)则为加笄者更换发簪,受礼后便要敬拜家族祖先,再为他们赐酒。随后赞者于正宾纷纷为其聆训,受礼者们便要行诺道:“敬奉祖 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协和宗族,立身谨厚......”。最后,全体演员一起行礼,一句“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获得了全场连绵不断的掌声。
晚上的演出,有许多带着孩子来观看成人礼的家长,有的谈到:“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今日了解其内涵意义的人却那么少呢,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我认为孩子 们非常需要成人礼仪式,以此来告诫他们已告别未成年,要学会孝敬父母,承担社会责任。”在现场,甚至还有身着华美汉服观众,一头乌黑秀丽长发,一根精心打 制发笄,张小姐表示,自己平日就非常喜欢穿汉服出行,走在大街上也丝毫没有认为这是一种另类的方式,虽然早已过了成人礼的年龄,但还是想来现场随着演员们 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受此熏陶。还有位来自大学汉服社的同学激动地谈到:如今弘汉风扬文化正在兴起,身着汉服,双手作揖,抚琴吹箫,手持古书,这些已成为 汉服倡导者的特征,同时也是复兴汉文化的“利器”。为什么现在日本、韩国都很重视,而身为儒家文化源头的中国却不可以呢?”并且这些方式仍然存在误解,如 恢复礼仪、古代服饰等,这些并非是行为艺术或宗教仪式,而是复兴汉文化极其重要的方式。

授牌
三年努力 音乐之家入选全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近日,文化部发布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四川25个项目入选,总数居全国第十一。其中,音乐之家—四川交响乐团高雅艺术推广平台,是唯一一个文化厅厅直单位入选项目。
音乐之家是四川省交响乐团大胆突破,科学设计,精心打造的集演绎、教辅、展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平台,通过积极调动乐团演出、舞台、营销人才资源,以“演艺演出”、“艺术培训”、“舞台工程”、“展演平台”、“票务推广”为主打品牌,拓展文化市场最前沿。
音乐之家位于成都东郊记忆西大门,2013年开始筹备,2014年正式成立运营。东郊记忆被誉为四川的“798艺术区”,是四川音乐艺术家和文化创意者的殿堂。省交响乐团在这里设立高雅艺术推广平台音乐之家,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欣赏到高雅艺术,让文化惠民真正实现走完“最后一公里”。
音乐之家是小剧场,仅300平米面积,容纳观众200人。但是音乐之家确是一个极大的文化艺术推广平台,并取得了极大地成绩,受到了市场的肯定。
这里平均每周演出两场,三年来不曾间断,已连续演出300多场。凭借文化惠民卡,音乐之家每一场演出都实行卖票(除了最开始两个月的推广期是赠票),从20元到80元不等。让数万观众养成了看戏买票的良好习惯。看演出、听音乐会也不再是看热闹,观众进场后,自觉遵守剧场礼仪,对艺术家们也从看稀奇到尊重,喜爱,真正学会去欣赏高雅艺术。
这里不仅有交响音乐,还有歌剧、舞剧、木偶戏、儿童剧、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演出,满足不同的爱好者。2013年年底音乐之家以歌剧《鸣凤》的小剧场演出开始正式面向普通观众,推出原声不插电的演出形式,高雅有水准的演出内容,推广惠民的演出模式,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回应;2014年持续推出了包括交响室内乐、新民乐专场、艺术家专场等演出;2015年以公益活动、精准扶贫为主,推出了“云端梦想”、“用我的一天点亮一个希望”、“亲子义卖”、“一家之言”等系列活动。今年,音乐之家又承办了院团联盟,好戏连台的组织协调和票务工作,在音乐之家剧场每周演出的基础上,又为全省观众添上50台精彩演出。
这样一个小剧场,还是文化志愿者培养平台。音乐之家的会员,自动报名要求成为文化志愿者,几百名文化志愿者产生了,队伍还在不断壮大。
活动多,内容丰富,成绩明显,音乐之家运营团队从策划、营运、宣传、舞台、票务、后勤一应俱全,但是总人数只有10人,10个人的工作包揽了音乐之家营运方向、运作模式、品牌策划、宣传推广、舞台技术、票务推广、后勤服务等全部内容。原四川交响乐团营销中心主任、音乐之家品牌创始人、音乐之家项目负责人李迅是这样要求音乐之家工作人员的:“大到音乐之家项目申报、未来发展,小到场馆内洗手间厕纸的及时更换、地面的安全措施到位,我们这十个人,人人都要心中有数,每个人定岗定责,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以外,眼界所到之处,音乐之家的工作不分大小,每一个人都要有前瞻性、责任心和可贵的服务意识。”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份份不可缺少的前瞻性、责任心和服务意识,音乐之家成为了观众口中的“大家共同的文化家园”和艺术家眼中难得的与观众更近距离接触的文化舞台。
从“东郊记忆”小剧场起步,音乐之家加快发展连锁加盟剧场,随着“四川文化•院团联盟”的成立,逐步形成网络化、区域化、品牌化,节目丰富、群众满意、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惠民演出服务优秀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
细心服务 幕后点滴留住、吸纳观众群
当记者赶到音乐之家,工作人员透露,票已提前售完。采访中不难发现,前来听音乐会的市民多数都是常来音乐之家看演出的忠实观众,也有些是通过亲朋好友推荐而来。除了每周定期推出优秀的演出作品吸引观众外,锦绣四川•好戏连台和音乐之家演出作品上座率从一开始需要培养观众、引导观看,直至至今场场演出票都提前售罄,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市民热捧场面,这离不开音乐之家和四川文化•院团联盟幕后工作人员的点滴努力。
演出开始,观众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忙活一天协调票务、组织安排演出的音乐之家工作人员们依然一刻也不能松懈。站在走道上维持剧场秩序、为多出来的观众添加座椅、及时回应观众的诉求。不仅如此,在会员qq群、微信群,他们也总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及时回复、发起话题吸引会员参与。“我们经历过一开始只有几个观众的演出,我们经历过不分白昼的装台只为给大家呈现几十分钟的精彩,我们经历过自己动手装饰剧场、制作道具、修改演出服,制作星空幕,我们经历过绚丽、经历过孤独,同时也在收获,收获我们的第一批忠实观众,收获媒体大众对我们的褒扬,收获演员团队对我们服务的肯定。”在三周年的讲话中,音乐之家负责人邱伟感慨到。他们总是细心讲解、认真对待,让观众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舒适,让越来越多的观众成为手持文化惠民卡的会员。有服务、有质量的演出,对观众形成强大的吸聚力,从最初靠发传单、一个个拉人看演出到如今场场满座,音乐之家仅用了两年多时间。
不仅是东郊记忆音乐之家,四川省川剧院票厅每天办理会员卡的市民也是络绎不绝,特别是周末,仅办卡的市民都要排队办理。目前音乐之家惠民卡会员已经达到三万多,加上QQ群、微信群粉丝等合计超过五万。这还不包括市州会员。今年,音乐之家惠民卡已经在全省铺开,达州、内江、南充、乐山、简阳、遂宁等地的市民都可以办理惠民卡,一卡在手,全省享受。
惠民卡的使用非常方便,会员不需要每天都包里都装着卡,买票时,只需要报一下手机号码,工作人员就立即输入手机号进行信息查询,会员就可以打折购票看演出了。网上订票也是一种新趋势,为了照顾会员的时间安排,音乐之家会员可以在网上订票,三张以上,音乐之家派工作人员送票上门。为了把更加精准的演出信息推荐给会员和粉丝,音乐之家利用互联网建立了会员群、戏迷群、歌迷群、乐迷群、亲子群、福利群等,即使这些群里的粉丝加起来有一万人之多,每天各种各样重复的问题,几百张的订票,对于群里网友们的问题,工作人员也会凡问必答,热情服务,受到粉丝们的好评。(代朗 摄影 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