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9月1日讯 四川省文化厅2016年全省文化局长工作会9月1日在成都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16年上半年,四川省大力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半年新创提升重点舞台剧目六台。
据介绍,上半年四川省大力实施四川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新创提升重点舞台剧目六台。其中,舞剧《家》入选201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川剧《诗酒太白》等二十四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蹈《父子》《情深意长》入选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川剧《挂印知县》入选优秀基层戏曲院团赴京演出。积极打造文化惠民演出品牌,“锦绣四川 好戏连台”优秀舞台文艺作品演出季近五十台艺术作品亮相四川文艺舞台。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和“结对子、种文化” 主题实践活动,第十八届“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活动及省直院团赴茂县开展精准扶贫文艺演出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精品剧目进校园”等各种公益性文艺活动累计达1500余场。
与此同时,总投资4.9亿元、总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集典藏整理和传统服务、数字化服务、远程服务于一体的四川省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省图接待读者每天达1.3万人;项目占地面积为120亩,项目总投资10.65亿元,总建筑面积9.66万平方米,集艺术“创、产、表、学、研”一体的活动多元,卓然独特,新起点、高品质、多功能的艺术文化综合体省级重点文化工程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四川大剧院建设加快推进。“欢跃四季•舞动天府”四川省第二届百姓广场舞大赛在绵阳市三台县成功举办,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组织了第十七届群星奖复赛作品选送工作,根据专家认真评议,经公示,全省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门类共8个作品上报文化部;第二批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文化部验收,南充、达州、乐山三个示范区(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受到专家评委一致好评;组织举办2016年现代阅读服务月系列活动,2016年书香天府图书展、百科知识报少儿读者体验、连环画——最好的经典启蒙教育读本等系列活动陆续开展。
上半年,四川省与中国人民大学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创办的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为全省文化创意产业智库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高端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意产品孵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快推动音乐产业与四川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2016年度四川音乐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四川省音乐产业繁荣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全省音乐产业重点项目库不断完善,打造四川天府音乐季新品牌和将成都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创意文化中心和音乐之都目标基本确立。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储备推介评审工作稳步推进。25个文化产业项目入选文化部全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涉及资金400亿元;组织40余家文化企业参展深圳文博会,展陈产品现场销售及意向性订单2800万元,重点项目签约及意向性协议达150亿元。
文化遗产保护亮点突出。起草完成《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川渝石窟文物保护项目初步纳入《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前期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国家文物局重点工程—眉山三苏祠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圆满完工并实现对外开放,灾后文物抢救保护成果惠及民众;指导并参与雅安市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陈列布展工作,确保了纪念馆如期高质量开馆,得到了中央、省领导充分的肯定;组织开展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三十余项,省内首次开展的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虚拟考古体验馆和全国系列公共考古论坛两项目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金镈奖,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邛窑遗址保护规划》项目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金尊奖;成都博物馆6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获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为国字号博物馆,我省博物馆办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博物馆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文化交流影响不断扩大。四川省上半年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全方位开展,卓有成效。四十一个团组携彩灯、川剧、民乐、木偶、杂技、歌舞等赴十四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或参加2016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项目数位列全国第二位。文化部2016港澳交流重点项目—香港学生自贡恐龙博物馆文化体验项目成功实施。支持四川音乐学院发挥音乐专业优势,促成国际音乐赛事落地成都。推动英国爱乐乐团在四川交响乐团、四川锦城艺术宫的调研与考察,促进2018年合作项目。
文化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进展。制定落实2016年度帮扶计划,挖掘茂县、叙永县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惠民示范点,实施了艺术乡村工程,开展羌族民居原生态保护。首次将文化惠民扶贫纳入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并组织开展督查,极大调动了贫困县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协同推进帮扶责任落实。(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