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农耕文化艺术节在双流开幕

老人正在展示打草鞋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3月29日讯 八十岁的周琼珍老人有一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打草鞋,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不仅可以满足自家人出行和劳作的需要,还能换点油盐钱补贴家用。打了几十年草鞋的周婆婆自己也没想到,这样的一门手艺有一天还能作为一种文化登上大雅之堂,她自己则受邀作为表演嘉宾出席艺术节。
以“弘扬时代民族精神,传承古蜀农耕精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由双流区文旅广新局、双流区文联主办,双流区黄水镇、双流中学、成都文清古蜀农耕文化博物馆、四川怡梅展览策划公司等联合承办的2017成都双流首届农耕文化艺术节3月29日在成都双流香楠苑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
当天,像周琼珍老人一样被邀请进行表演展示的还有花篾条、编背篼的篾匠,推刨子、打棋眼的木匠,抬轿子、倒糖饼、龙骨车……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现场还举办了非遗剪纸传承人陈世云的剪纸展览、国家一级美术师司书胜的农耕文化陶艺作品展、汉陶非遗传承人王万富作品展以及羌族民间大师的现场羌绣展示等。
据介绍,双流是古蜀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当地牧马山及周边地区的古蜀农耕文化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蚕从时代。此次艺术展举办地所在的成都文清古蜀农耕文化博物馆占地3280平方米,是双流唯一的农耕文化特色博物馆,3000余件馆藏品覆盖了多个时期的各种农耕生产生活工具。馆长赵文清说,这些正在消失的农具,会无声地诉说它存在的意义。前不久,一对新人想举办一场特殊的婚礼,专程到他的收藏馆来借用鸡公车,新郎想推着鸡公车去接新娘,赵文清爽快地答应了。“这些是留存在民间的一种古老习俗,现在年轻人想体验一把,我何乐而不为呢?”
也正是基于这些推动因素,双流首届农耕文化艺术节得以顺利举办。当地文旅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首届农耕文化艺术节”,展现了双流传人尊重自然、勤劳智慧的风采,体现了双流近年来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在文化建设方面也硕果累累。“我们相信,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那些历史上在双流版图里熠熠生辉的古蜀农耕文化,他们都是双流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入住双流这片热土,为双流的经济社会发展锦上添花。”
据悉,艺术节将持续举办至4月4日,期间每天会以不同的主题推出丰富的参观体验内容。(蒋亮 代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