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山月——关山月先生艺术之路

陈湘波解读关山月与四川的不解之缘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9月20日讯 天府·天府——成都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9月20日在成都市美术馆隆重开幕。作为此次展览的重头文化交流活动,“艺术大家与四川”系列讲座之《百年山月——关山月先生艺术之路》开幕当天在成都画院翰林厅举办,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受邀为听众分享了关山月与四川地区独特的情怀故事。
关山月老先生是中国美术历史上一位历久而弥新的艺术巨匠,由他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至今还悬挂于人民大会堂之上。作为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关山月先生禀承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并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他的创作实践,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之中。他所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是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艺术技巧完美结合的典范。
举办讲座的成都画院,第二进天井,三侧房门上各悬挂一面“成都画院”横匾,其中一面便是关山月先生在1981年间到画院访问交流时提写的。陈湘波告诉听众,“关山月先生跟四川的关系是特别的密切,他在他艺术的很多重要的转折,很多重要的时机基本上都跟四川发生一些联系。”
游三峡,访峨眉,一路走一路画,四川名山大川、风土人情、厚重历史也成就了关山月的艺术之路,留下了《峨眉烟雪》、《犍为盐井》等大量的传世之作。“在四川的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对景写生,同时借鉴了西画的写生取景以及渲染的技巧,但是都可以看到还是具有中国画的气韵,特别是传统的笔墨。”陈湘波认为,关山月先生在上世纪40年在我国西南西北,特别在巴蜀写生的经历对其来说十分珍贵,几年的游历写生构成了他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从关山月在四川的艺术足迹,到与张大千、郭沫若、吴一峰等名人的陈年佚事,陈湘波的故事让听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关山月,一个和四川有着不解之缘的关山月。(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