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科技城,近年来绵阳举办了不少科技活动,也成为四川科技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阵地。在1月26日举行的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会议上,绵阳市人大代表围绕绵阳科技城建设与区域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绵阳科技城,包括科博会出现了三次,这是对于绵阳地位与作用的充分肯定。”四川省政府秘书长罗强说道。曾在绵阳工作三年的他表示,目前绵阳以初步搭建政策支撑、创新创业、开放合作、产业承载四大平台,下一步还应继续发挥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城建设。
罗强表示,在战略转型升级时期,希望绵阳继续走在前列,为此,绵阳应抓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尽最大努力进行供给侧改革,提供市场能够接受的新的产品。只要看到创新点,就应千方百计做大做强。”罗强说道,不仅要适应新常态,还要引领新常态。
事实上,打造作为军民融合的“试验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绵阳科技城的创新远不仅仅是军民融合,而是为中国科技城的发展、改革、创新走出一个模板。”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说道。
在解洪看来,绵阳科技城的创新有非常多的内涵。其中,在军民融合上,既要把绵阳地域的研发制造发挥增量效应,也要发挥企业的存量效应。如以九洲集团为代表的北斗星产业集群争取到全国更多的份额,如长虹要跳出试听产品,走到更广阔平台上去拓展等。
解洪还建议,是否能够将部分军民融合的交易在绵阳科技城布局,并搭建全面的信息咨询系统、交易系统、风投金融系统。“下一步将在北京提出,希望能够有所突破。”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