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年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名单最终确定,全省共评选产生154名人才、19个团队。其中,来自成都高新区的成都番茄来了科技有限公司CEO陈焰俊等52名人才和海创重大新药及高端仿制药创业团队等6个团队入选。按照相关政策,这些人才和团队都将获得四川省、成都市和成都高新区高达数百万元的人才资助资金。而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成都高新区共发放4.2亿奖励资金,支持近2万名人才创新创业。
近2万名人才获“红包”
“我们将获得四川省100万的创新创业资金奖励,同时成都高新区也将参照国家、省、市相应人才计划的资助标准,以1:1的比例予以奖励。”成都番茄来了科技有限公司CEO陈焰俊说,“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后,公司又刚刚谈好了几千万元的A+融资,可谓是‘双喜临门’。”
陈焰俊认为,“相较于北上广深,成都的创业成本较低,创业环境活跃,而成都高新区对创业者也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提供了包括启动资金和房租补贴等物质上的帮助,同时还有细致的创新创业指导以及贴心的专业化人才服务,包括人才公寓、人才子女入学、人才招聘、人才中介、人才健康计划等等,这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是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2015年,成都高新区制定了《推进“三次创业”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对于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相同层次的国外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等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在成都高新区的创业项目,经评审认定,按照优秀、优良、良好等级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加速集聚“高精尖缺”人才
2015年,成都高新区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超过1万名,引进海外留学和博士创业人才343人,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6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人才52人、顶尖创新创业团队6个、“成都人才计划”人才55人、团队6个。
此外,为推动成都高新区金融业提质升位,引进、集聚更多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高层次金融人才,在《推进“三次创业”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的基础上,对于获得成都高新区创业启动资金支持的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以及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或软件企业资质认证的企业,引进的年薪在10万元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管理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给予每人每年最低1500元、最高5万元的奖励。
2016年,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把金融商务人才、高技能人才、教育人才、卫生人才、文化人才等纳入人才工作表彰激励体系,整合形成成都高新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设立“创客项目”、“创智项目”、“金融商务项目”、“技能大师项目”、“人文名家项目”等5个子项目,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促进成都高新区“高精尖缺”人才的加速集聚。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