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四川出台的2016年科技创新计划称,2016年全社会R&D(科学技术领域)支出占GDP比例力争突破1.8%,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52%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力争实现24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5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8%,科技服务业产值力争达到3500亿元。“而要完成上述科技创新计划,需要政府、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有关人士认为。
四川科技创新底气十足
目前四川科技创新底气十足,由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达59家,而且由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全国1098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结果显示,科伦药业(002422)、通威股份(600438)等2家上市公司技术中心被评价为优秀,四川其余的57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价为合格。
在四川59家企业技术中心中,11家为四川上市公司所建。除科伦药业、通威股份技术中心外,还包括五粮液(000858)、华神集团(000790)、东材科技(601208)、天原集团(002386)、利尔化学(002258)、雅化集团(002497)、中铁二局 (600528)、大西洋(600558)和S前锋(600779)等9家上市公司技术中心。
科伦药业2014年研发支出3887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84%,占净资产的3.54%。目前,公司在研A类项目231个,其中86项为2014年新立项品种。在输液类药物领域,公司已立项69项高端输液品种,有36项具有国内首家上市的机会。其中抗肿瘤生物大分子药物,均为国外上市重量级品种,适应症人群广泛,国内尚无人申报。
通威股份2014年研发支出15310万 元 , 比 上 年 增 长101.96%。 目前公司拥有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内的10个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平台,由近百名行业一流专家组成的通威研究院、“鳜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建产学研研发平台。同时,公司还自建有10个研发机构。
深度介入产业技术研究院
早在3年前就开始组建的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也有相关上市公司参与甚至作为发起单位。如华神集团成为了四川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起单位之一,四川长虹(600839)成为了四川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依托企业,攀钢钒钛(000629)成为了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依托单位,新希望(000876)、通威股份成为了四川饲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参与单位。
新筑路桥(002480)更是大手笔投资,以人民币1.53亿元收购专业从事超级电容器研发兼产业化的无锡大生所持有的奥威科技51%的股权。
资本市场力助科技创新
上市公司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受益者。其中,最大的支持无疑是来自资本市场方面的支持。即将直接定价首发新股的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最新的个案。
该公司主要产品为点对点光模块和PON光模块,产品规格超过2800种,涵盖了多种标准的通信网络接口、传输速率、光波波长等技术指标,应用领域涵盖了数据宽带、电信通讯、Fttx、数据中心、安防监控和智能电网等行业,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和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像这样的个案在成都高新区比比皆是。2015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创业板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有上市企业26家,约占成都市一半,上市企业数量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中关村。“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