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创新性地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个被调侃为小区“拆围墙”的政策随之迎来热议。
对此,记者获悉,早在2015年9月,成都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小街区规制”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而其探索试行的小街区规制,与此次小区“拆围墙”的政策不谋而合。据了解,目前成都已经开始在9个示范片区试点“小街区”理念,逐步推行“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等做法。
目前,成都市锦江区锦江宾馆片区、青羊区文家片区、金牛区茶店子片区、武侯区川音片区、成华区关家片区、高新区金融城片区、高新区新川片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秦皇寺中央商务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兴隆湖片区等9个示范片区的小街区编制工作已经完成,9个片区共计约25平方公里。根据功能需求,这些街区单元尺度不宜大于200米×200米,街区单元规模为50亩左右。道路宽度不宜大于25米,其中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3米,机动车道的宽度可为3米。
(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