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成都部分银行重启配资炒股

http://www.jrtzb.com.cn/ 】 【2016-03-24 10:49:10】 【来源:四川经济在线

  资之风卷土重来的传闻也愈演愈烈。近日更有消息称部分银行已经重启一对一单账户配资业务。据记者了解,银行一对一的单账户配资业务并没有被正式叫停过,只是去年股市异常波动时鉴于风险太大,多家银行主动暂停了一对一单账户配资。近期由于A股行情升温,部分银行场外配资的业务量确实随之有一些放大,配资之风似有卷土重来之势。

  ◆银行配资业务一直都存在

  去年随着杠杆牛市的疯狂上涨和非理性下跌,场外配资被严格清理。同时,银行通过伞形信托进行的配资业务也被叫停。蓉城多位银行的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此前银行被叫停的是一对多的伞形配资,而单一结构化的配资并没有被叫停,只是因为去年的股灾风险实在太大,不少银行自我梳理排查风险后主动暂停了这一业务。

  此外,有报道称,银行做的配资业务一般都是通过券商、基金通道,现在杠杆率大概在1∶1.5到1∶2.5之间,控制在1∶2.5以内,配资成本大概在6.5%。

  针对这一消息,记者采访了蓉城几家股份制银行。某股份制银行业务经理表示,重启的业务是一对一的单账户配资,这一业务确实中止过很长一段时间。该业务对资金方的要求严格,门槛较高,一般并不面对个人。该人士还讲到,出于对风险的控制,现在虽然可以申请1:2的杠杆率,但最终执行时可能只有1:1。

  不过,有股份制银行人士坦言,在较为严苛的条件要求下,加上部分超过数千万账户的高门槛,因此有些客户只是询问,真正能够配资入市的寥寥无几。“只是随着近期A股行情的回暖,部分银行场外配资的业务量确实也随之有些放大。但总体而言,目前市场波动不大。”

  ◆银行有意扩大配资业务

  记者走访蓉城多家银行了解到,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几家银行将此业务作为今年的重点发展业务。在某股份制银行,记者获悉,从去年年底开始,该行就从投行部门里独立一个部门出来,叫做资本市场部,和投行部并列为一级部门,而这个部门就是专门负责做配资业务。“场外配资的回暖,其实对银行是一件好事,因为能为银行的理财资金找出路。这部分业务对于银行其实属于优质资产,收益率也有保障。”资深业内人士表示。

  至于为何银行选择今年重新“重用”配资业务,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两市股指处于低点,对银行作优先级资金来说风险更低;另一方面,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正发生积极变化。“银行积极回归场外配资业务,被市场解读为对股市前景看好,其实真实原因是,银行不做这个业务就根本没别的地方投,投向其它领域风险更高。”一家银行投行部总经理这样告诉记者。

  ◆股民应警惕“地下”配资

  但与大多数银行从未停止过配资业务不同的是,去年曾因配资业务大火的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却是几乎“全军覆没”,至今仍没有任何“重启”配资的消息。不过,记者了解到有个别互金平台仍可配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银行对场外配资依然禁止,然而“地下”配资却仍存在。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配资”依然能跳出不少信息。近期甚至有互联网平台公开称“股民要配多少给多少”。

  一位资深股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下”配资其实一直存在,去年监管“严查”时收敛了许多,但并没有完全绝灭。“毕竟这行已经存在这么多年了”,该股民表示,近期股市好转此类公司的业务量又开始增加了。

  针对“配资”之风,财经专栏作家肖磊分析指出,中国股市专业投资者不多,大多数投资者受市场情绪主导,交易的欲望往往会导致自己很快地说服自己,然后一拥而上,甚至重新加杠杆。本轮回暖值得警惕的风险正在于,如果投资者好了伤疤忘了痛,再度陷入加杠杆的迷局,股市很难在这种情绪主导下出现慢牛,大起大落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同火中取栗,只会加剧市场投机氛围。

  本报记者 陈思源

 
 
 
推荐阅读
 
百年人寿荣获大连市反洗钱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不服输少女燃情逆袭 垫底辣妹宣布定档四月
印纪传媒有线网络或成新增长点
振芯科技净利增成机构新宠
 
· 郭涛父子领衔献声迪士尼电影奇幻森林
· 蔡司宣布开发出最新屈光手术系统解决方案
· 黄丝带在行动呼吁社会关注子宫内膜异位症
· 互联网金融成为地产商新战场
 
热门点击
  1.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2.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3.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4.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5. 天原集团上半年亏损近四千万
  6. 硅宝科技荣获首届工业企业履责五星
  7. 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在川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8. 民营银行首发阵容出炉 四川四民企欲破冰
  9. 四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10. 四川审计报告出炉 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