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2016届毕业生就业趋势及起薪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发布,该《报告》是成都天府软件园人力资源研究所历时3个月,采样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18所高校的5977份有效问卷,经过逻辑查错而形成的。《报告》显示,在“创新创业”热潮的驱动下,八成大学生都想创业,但最终有好项目的却不足一成,并且还有很多学生选择创业是因为“没有好的就业机会”。
《报告》显示,在全国“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随着各级政府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投资环境的营造、全社会对创业的积极态度,都为创业者、尤其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创业或者加入创业公司开始成为大学毕业生们的热门话题。与前两届相比,2016届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学生比例降至最低,而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比例由去年的3.2%上升至今年的6.3%。其中,近80%的大学生愿意考虑加入创业企业。
不过,在分析大学生创业行为时《报告》显示,仅有7.8%的大学生手头有好的创业项目,其余选择创业的理由依次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兴趣所在、挣钱、自由、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在选择创业的理由中,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有5.4%的大学生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被迫选择创业。这一观点同时也被一位长期辅导学生创业的导师印证:“我了解过部分大学生创业的想法,那些选择创业的学生既有单纯的理想驱动,但是也有很多学生选择创业是因为没有好的就业机会。”
对此现象,《报告》提醒到,“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并不是一句跟风空喊的口号,各高校应细化创业辅导工作,不仅要培养学生创业“理念”,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创业;同时,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们也不能永远停留在“象牙塔”中待哺,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必须不断地主动出击才能进入创业的激流当中。
相关链接
天府软件园人力资源研究所是专注于成都软件及信息行业人力资源状况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服务于成都高新区的所有企业。从2010年起持续对成都高新区产业数据、人才变化和园区企业所关心的各项数据进行调查和研究,并针对人才结构、人力成本、人才竞争力等模块进行持续跟踪。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