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具有发展VR/AR产业的优势,目前成都有近40家VR企业,其中近30家落户成都高新区。值得注意的是,川内部分上市公司也开始抢占VR/AR产业“风口”。
近日,由成都市政府主办,成都市科技局、郫县政府承办的“第一届中国VR/AR国际峰会(2016成都)”在成都市郫县举行。本次峰会开设了5场主题论坛,邀请了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行业和投资机构等60位知名人士进行演讲和交流。
VR/AR将成下一个投资“风口”
据论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被称为VR/AR元年。举行此次论坛活动旨在进一步聚集国内外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借助资本市场推动成都在VR/AR、可穿戴、智能机器人、全息技术等垂直领域产业的生态系统建设和市场培育。
何为虚拟现实?环娱互动创始人郭乐林向记者进行了这样一番描述:“只要你戴上头盔,你就可以被‘传输’到你想去的地方:可以去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也可以去非洲的热带雨林;可以穿越时间的隧道,梦回战国时代;也可以窥探下个世纪人类出行的交通工具!”
目前,环娱互动已给客户自主研发了一套虚拟现实商业引擎——《虚拟现实火车检修》产品。郭乐林说,虚拟现实正在从影视、游戏、社交等多种渠道,渗透进入我们的生活,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覆盖面最广的新一代主流信息接收端口,未来的市场商机无限。“投资VR/AR,既需要专业人才,又需要资本的支持。”郭乐林说,目前环娱互动打造的教育培训平台,计划3年培训上万人,首期培训活动将在今年5月举行。同时将与投资机构合作设立3000万元的VR种子创投基金,基金的投资对象就是虚拟现实领域。“公司计划于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虚拟现实产业。”“成都在发展VR/AR方面已经具备了多方面的优势”,成都高新移动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张正刚表示,目前成都有近40家虚拟现实企业,其中近30家落户成都高新区,使成都拥有了发展VR/AR的产业优势;电子科大、川大、西南交大等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互联网人才,使成都拥有了发展VR/AR的人才优势;成都居民偏向消费娱乐的生活方式,也为虚拟现实产品在成都的推广提供了市场优势。
上市川企“先下手为强”
VR/AR一旦成为一个产业,其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是很多的,做硬件的,做软件的,还有做平台的,正由于此,川内部分上市公司也开始抢滩VR/AR产业。
川大智胜(002253)与奥飞动漫(002292)签订了《“虚拟现实技术创新与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将LED小间距显示技术与VR技术融合并应用;拟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基于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为核心的平台(如校园电影院线),形成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完整的高校影视动漫创新创业产业链;拟共同投资研发影院级“高清晰立体LED显示”相关技术;拟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虚拟现实科普体验馆”。
运达科技(300440)拟以自有资金向关联方公司司姆泰克增资750万元人民币,将向主题公园、主题商业娱乐综合体等VR应用业务进行拓展。“VR/AR要素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而公司在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方面,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公司方面表示。
迅游科技(300467)总裁袁旭认为,“从虚拟现实体验角度,网络传输对VR内容呈现或者用户信息交互的延迟影响肯定会发生,并且对用户体验会形成负面影响,这类延迟问题理论上可以通过公司的技术平台得到一定程度解决,公司在技术研发的同时将持续保持对VR技术的关注。”
山鼎设计(300492)虽然目前的主营业务是建筑工程及园林设计、相关业务咨询,但日前公司高层在与投资者互动时透露,公司将来会考虑进入VR/AR领域,公司将采用三维技术,向客户更好地展示装修设计效果。事实上,公司几年前便已经开始着手相关团队建设。
创维数字(000810)在2016年度经营计划中称,目前公司已与腾讯联手发布了miniStation微游戏机开发计划。miniStation定位于家庭游戏机市场,除普通版外,还将推出VR版,在腾讯完善的支付和社交生态链、丰富的游戏资源支持下,有望获得大量用户,成为公司切入VR领域的入口。
于 3月 30日复牌的金亚科技(300028)也将目光转向了时下火热的VR/AR产业。今年1月份,公司向专注VR引擎技术 (交互)的成都惊梦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450万元,占增资后的总股本15%;同时向四川中电昆辰科技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2000万元。以一系列的动作,加快进入VR/AR产业的步伐。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