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推动科技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4月21日,四川省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成都举行。
根据总体部署相关要求,四川将通过两年的改革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政策措施。到2020年,建立起更加合理的分类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和激励政策体系,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科研院所创新创造动力竞相迸发。
根据安排,从“转化一批、深化一批、改制一批、新建一批”等四个方面,分别选择了有基础、有条件、积极性高的42家科研院所深入开展改革试点,探索院所改革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
转化一批:中央在川科研院所达50家,但成果就地转化不够,强大的科研实力没有充分发挥。针对这些问题,首批选取了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等11家与四川重点产业融合度高的中央在川院所开展试点。
深化一批: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达79家,首批选取了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院、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等12家院所具有传统优势的省属公益类院所开展试点。
改制一批:全省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有18家,首批选择了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等9家转制院所开展试点。
新建一批:针对现有科研院所布局与四川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不够紧密的现状,首批培育新建航空制造、燃气轮机、机器人等5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升级组建“互联网+”、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在目标任务方面,提出了“2年试点突破”和“5年体系完善”。“2年试点突破”是指通过两年的改革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政策措施。“5年体系完善”是指到2020年,建立起更加合理的分类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和激励政策体系,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科研院所创新创造动力竞相迸发。
根据实施进度,改革试点工作原则上规划两年,每项改革举措在1年内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今年年底开展阶段总结评估,对较为成熟的改革举措,报省委、省政府批准后在更大范围推广。2017年底开展总结工作。 金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