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也好,物联网也好,关注的都是人与外界物体的联系,或是外界物与物的联系,只有文创,关注的是人的精神需求。文创产品与作品不同,要讲商业逻辑,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对于创业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面对盛况空前的文创发展趋势,究竟如何设计自己的文创产品才能实现市场化?创业者又将如何利用资本市场为发展文创产业服务?
对此,7月28日下午,在“菁蓉杯·2016成都就业创业大赛沙龙”(第二期)活动现场,FRS弗睿思空间战略设计公司董事、CEO、ZENS哲品亚洲公司始创合伙人、艺术总监赵学强、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助理、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主任何飞,以及业界的其他人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赵学强:现在是创业的最佳时机
赵学强说,创业成功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创意、时机、团队、资金和商业模式。“我对许多成功的创业个案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上述5个方面的因素对成功的贡献率分别为:时机占42%,团队占32%,创意占28%,商业模式占24%,资金占14%。”
在赵学强看来,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创意,只有消费者最喜欢的创意。也就是说,再好的创意,只有被市场接受,创业项目能够变现才是成功的。否则,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更不能转换为商业价值。“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创业更需要讲究时机。即使是马云这样的创业“大咖”,如果今天才开始利用互联网来创业,就不可能建立起如此强大的商业帝国。”赵学强表示。
赵学强同时认为,传统企业更需要把握创新的时机,曾经风光无限的诺基亚公司,就是因为没有抓住时机创新,才导致后来行业地位的直线下降。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一些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得资金后,本来可以在创新方面有所作为,但由于错过了创新的最好时机而陷入困境。
面对参加此次活动的创业者们寻求答案的期盼目光,赵学强获得说,从大环境、大气候来看,现在就是我们创业的最佳时机。从宏观层面看,中央高层高度重视创业,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创新创业;从微观层面看,传统型企业与创新型企业不同的境遇也引导着人们奔创新而去。
何飞:文创产品融资有路可寻
何飞则表示,近几年,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参与其中,艺术品成为了继地产、股票第三大投资产业。因此,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创新的原则,近年来,在“文创产品的金融工具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探索。“由于艺术品不确定因素较多,如遇市场行情不景气,就会导致变现速度很慢,投资人资金周转困难,那么很多投资人都想通过收藏的艺术品作为质押,进行融资以获得资金周转。”何飞表示,通过艺术品质押贷款,不仅可以缓解投资人的资金压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投资人投资信心,将更多的钱投入到其他领域。
不过,艺术品鉴定和估价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市场波动很大,保值不易,金融机构担心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时,无法变现或者不能足额变现。再说,目前国内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还处于初期,金融机构对艺术品不了解,因此对开展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十分谨慎。
当然,通过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还可以开展其他融资活动,如湖南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展了文化项目票务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这是一种以文化项目未来收益的资产为融资基础,由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分担风险的特定融资方式。又如可以开展古钱币交易、现货电子盘交易等。
文化产权交易所未来将向平台化、专业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向发展。“艺术品与金融结合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只要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市场发展前景可期,通过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融资有路可寻。”何飞认为。
本报记者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