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最新调查数据:7月份,受肉菜、水果价格回落影响,四川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跌0.7%,机票、旅行社收费等拉动服务项目价格环比上涨0.8%,工业品价格环比持平,涨跌相抵后四川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微涨0.1%,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分析认为,目前,四川物价运行总体平稳,温和上涨。
从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涨跌情况来看,总体呈现“六涨一降一平”态势,除衣着类价格同比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跌1.6%外,其余六大类商品及服务均同比上涨。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同比涨幅最高,为3.2%;尤其受国际金价上涨影响,金饰品价格同比上涨20.7%。值得关注的是,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7%,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5.8%,但涨幅较上月收窄16.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分析,从6月开始,四川省猪肉价格出现回落迹象,进入7月则继续缓慢下降,环比下跌2.5%。
新/闻/分/析
天气等短期因素未改物价总体稳定局面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已经连续3个月回落。业内人士分析,食品价格涨幅收窄是CPI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统计显示,7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8%,低于6月份3.7%的涨幅。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1%,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14个百分点。 环比数据反映当期价格变动更灵敏。7月份,我国CPI环比由6月份的-0.1%转为上涨0.2%。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居民消费品和服务价格 “涨跌互现”,驱动CPI环比上行与下行的力量并存。
下半年CPI总体运行将趋于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介绍,7月份全国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强降雨致使部分地区鲜菜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同时暑期因素导致飞机票、旅行社收费等部分服务价格季节性上涨;与此同时,猪肉价格环比连续上涨3个月后在7月份转为下降2.1%,鲜果和蛋价格环比也持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9%和1.5%,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洪涝灾害等因素短期内对CPI有一定的抬升作用。不过,从可预见的市场与天气因素看,下半年CPI总体运行将趋于平稳,部分食品价格存在阶段性上涨的可能。
物价涨跌直接关系百姓荷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CPI数据,一些消费者却觉得离自己“有点远”。
“听上去CPI总是百分之一点几、二点几,可是你到超市看一看,生活成本真是越来越高。”在北京市和平里一家菜市场购物的王女士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对于物价数据与百姓感受不一致这个老话题,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分析说,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CPI认识仍有误区;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增长逐步转向以消费、服务业为主,CPI统计亟待改革完善。
降低食品在CPI调查中的权重
CPI是一种加权平均数,也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既不反映单个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变化,也和物价的绝对水平是两码事。
事实上,尽管相对涨幅有高有低,但近年来我国物价绝对水平总体上保持了上涨态势,其中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已处于相对高位,加上人口红利弱化与服务消费需求“井喷”叠加作用下服务价格不断上涨,一、二线城市楼市升温,普通消费者感觉生活压力较大也就不难理解。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个体与总体差异、地区间差别、比较标准不一致以及统计数据的时滞问题,也是造成CPI数据与百姓感受不同的主要原因。
例如,从全国范围看,7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3.8%,而在安徽、湖北、河北、北京等受强降雨影响较大的地方,鲜菜环比涨幅分别达到了16.2%、14.3%、13.3%和12.8%,这些区域的消费者对菜价上涨的感受显然要更加突出。
不过,如何进一步提高CPI数据质量,使之更贴近百姓生活,让老百姓接受,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今年我国CPI数据开始以2015年为新一轮对比基期,此次基期轮换把养老服务、课外教育等列入了调查商品服务篮子,相关权数构成也有调整。例如,与上轮基期相比,本轮基期的食品烟酒权数下降3.4个百分点,居住权数上升2.2个百分点。
蔡志洲说,这种调整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他认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服务消费日益增长,而食品占消费总体的比重不断下降,应考虑进一步降低食品在CPI调查中的权重并加大居住类价格所占比重,使CPI数据能更及时准确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物价的实际变动。
辛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