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大手笔打造生物产业链的行动,不仅引起全球生物产业界“大咖”们的高度关注,而且开始了为其“站台”和造势的举动。9月3日,在成都高新区举行的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细胞医学论坛暨2016首届肿瘤免疫预防与精准治疗高峰论坛上,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马丁·查尔菲、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哈拉尔德·楚尔·豪森等诺奖得主及全球知名科学家纷纷现身,共谋细胞医学发展大计。论坛同时还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在川内地区率先利用生物技术治疗肿瘤的成都新蜀肿瘤医院及按照国际标准设立的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并将由杰克·邵斯达克教授以及理查·罗伯茨出任首席科学家。据悉,目前在川内尚无先例。
实验室总投资将达3000万
“生物治疗是运用生物技术采集病人体内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将免疫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控制癌症的目的,是目前手术、化疗、放疗外的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手段。”成都新蜀肿瘤医院院长杨尔成解释说。
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是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的首个细胞医学中心实验室,按照美国FDA现行的GMP标准建设,专注于成为国内一流的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中心、行业示范性的干细胞及免疫细胞标准化制备中心、国际合作认证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出席本次高峰论坛的理查·罗伯茨教授和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杰克·邵斯达克教授将共同出任该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
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建筑面积将超过2000平方米,总投资将达3000万人民币。该中心实验室的建成投用,将填补西部地区肿瘤精准医疗技术的产业化空白,大幅度提升肿瘤病人的治愈率或成活率。同时,作为技术研发的前沿一线,中心实验室将以精准治疗为“靶点”,吸引全球肿瘤治疗产业优势资源来蓉聚集,力促成都高新区在数千亿中国肿瘤精准治疗产业中精准发力。
“大咖”热捧成都生物产业
本次论坛活动可谓“大咖”云集。开启利用计算机进行断裂基因与RNA剪切序列数据分析先河的理查·罗伯茨、发现某些类型的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为开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的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国际知名干细胞治疗专家、美国MEDISTEM.INC创始人托马斯·伊奇姆、中领国际精准医疗产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孟建生、中领国际精准医疗产业集团联合创始人、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技交流协会主席、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吴炯、抗体合成和肿瘤免疫治疗专家、TCM全能免疫细胞技术发明人林峰,以及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国家重点肿瘤专科学科带头人郎锦义、同济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干细胞转化专项课题负责人许东升等行业“大咖”出席了此次高峰论坛。“之所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和生物行业‘大咖’们齐聚蓉城,参加这一高峰论坛,是看好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的发展前景。”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规划将生物医药培育成千亿级支柱型产业,加大国际开放合作力度,大力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落户,引进国内外顶尖生物产业人才或团队来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提升成都高新区及成都国际生物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助力成都高新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