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360创始人叶大清接受专访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9月26日讯 “普惠金融目前的关键是推进消费金融的发展,成都透露出要合作打造全国的消费金融中心之一,我们认为这非常具有可行性。”融360创始人叶大清谈及成都优势表示,作为拥有七、八千万人口的四川盛会,加上辐射云贵渝藏等周边省份,两三亿的人口基数加上成都人才、运营成本方面的优势,成都在消费金融方面大有可为。
成都,被认为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城市之一,这里有着良好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巴适”。而在现代城市生活的评价标准中,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已成为一个重要指标,为此在成都的未来发展中,普惠金融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目标。9月26日,中国(成都)首届“创新金融 无限未来”高峰论坛的举行,也说明了这一趋势。知名金融科技公司融360、芝麻信用等悉数参会,业内普遍看好成都打造全国的消费金融中心的目标。
纸币诞生地 借数字普惠金融“弯道超车”
1000年前,人类最早的纸币就诞生在四川;这里是最早开展小贷公司试点的五个省市之一;格莱珉银行进入中国的时候,也选择在四川阿坝州开展试验。
作为省会的成都,在融360最新的普惠金融指数排名中,成为西部城市中唯一排名进入前三。这里各类贷款融资机构类型齐全,政府在小微企业减税、财政支持、融资补贴等方面也给予了不小的政策支持。
新任四川省副省长朱鹤新,曾在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系就读经济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后长期在银行系统工作,具有丰富、专业的金融经验,如今分管省内金融也被业界普遍看好。
在银行任职时,朱鹤新就曾表发观点支持普惠金融。他曾说:“与传统金融财管服务偏重富人及高财商人群不同,普惠金融着力关注收入较低的高成长人群。”他认为,普惠金融就是通过技术和营销创新,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通过合乎规定的竞争提高透明度和效率,确保行业发展的高效和稳定,从而释放金融改革的红利、市场的潜力、创新的活力,从而有效担负起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造血输血的任务。
本次,举办首届“创新金融 无限未来”高峰论坛,召集行业内知名企业参加,也是为成都乃至整个四川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打开思路,增加外部合作可能。
业内人士表示,数字普惠金融是个新概念,这是城市推动产业、消费发展的新契机,把握好很可能在国内一线城市的竞争中弯道超车。
普惠金融需要敞开怀抱
论坛上,多位嘉宾都对数字普惠金融表达了良好的期待,普遍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是机遇,也需要前期大量的积累。数据需要积累、消费者需要教育,机构需要适应,各个环节初步成熟后,互相磨合搭建产业链,慢慢链接其他现有元素,才能组成数字普惠金融的生态圈。
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改变得很快。据融360 CEO也叶大清透露,上半年融360接到的10000余亿元贷款需求里,通过移动网络申请的比例接近90%。“从普通人来看,传统金融是营业厅站着等待金融服务,移动金融是沙发上躺着享受金融服务。旧的行为习惯和金融观念三四年内发生了极大改变,正形成新的习惯。”
这家公司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前沿科技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定位于移动金融智选平台,融360一方面拥有最大的金融产品在线数据库,人们只需输入自己的基本信息和贷款需求,系统就能自动匹配并推荐借贷产品以供选择。另一方面,融360也为放贷机构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服务,以及大数据风控服务。这个名为“天机”的大数据风控系统,不仅接入了近40家的信用服务供应商,还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精度高达99.15%。通过应用天机,各类放贷机构可以将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申请完全在线化,10分钟内完成审批,最快当天放款。目前,已有近百家小贷公司、P2P和中小型银行接入使用。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平台,将大众的金融需求与放贷机构、征信数据、数字技术提供商对接到一起,成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链接器。这样,只需要链接我们,就能一步到位,进入整个数字普惠金融世界。”
叶大清也表示,融360也希望与地方政府探索一种合作模式,合力共建区域性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
届时,大众的生活也将因此发生改变。以成都人的生活为例,一旦人们需要资金,第一想到的不再是托人帮忙,而是打开手机,花几分钟时间填写需求资料,然后就可以巴适地躺在沙发上,等待系统智能分析判断的结果。经过后台反欺诈技术筛选,在风控模型里与征信数据进行比对,用户需求将自动匹配给资金提供方。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他们能够从网上获得信用不错的客户,在线征信数据和风控模型的应用,也将减小他们的风险,还将提高资金运转的效率。到那时,利率少了,反而会更赚钱。(夏天 摄影 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