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上市川企补短板需打创新牌

http://www.jrtzb.com.cn/ 】 【2016-09-29 22:40:04】 【来源:四川经济在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仅有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还不够,还需要补短板,通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质增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金融投资报》记者盘点上市川企2016年半年报,对相关指标进行了整理分析,从中发现了目前存在的部分短板,以及部分上市川企补短板所采取的行动。

  投入产出效率低是最大短板

  一家企业创新投入的多与少,创新能力的强与弱,可以用企业研发费用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衡量,记者查阅2016年半年报后发现,四川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普遍不足。“由于创新不足,虽然企业拥有大量的资产包括负债,但产出十分低下,这是目前四川上市公司存在的最大短板。”有业内人士认为。

  为此,记者系统梳理了2016年上半年上市川企资产利润率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由高到低的排队,其中,前10位上市川企及其资产利润率情况分别为,国光股份11.00%,天齐锂业 10.52%,泸州老窖8.65%,印纪传媒7.95%,富临精工7.47%,迈克生物6.83%,台海核电6.75%,五粮液6.72%,乐山电力6.55%,达威股份6.01%。

  不过,有21家上市川企在2016年上半年的资产利润率竟然为负,其中,负数值较大的前10家公司及其资产利润率情况分别为,长城动漫-6.29%,四川金顶-4.97%,仁智油服-4.91%,华塑控股-4.72%,金宇车城-4.58%,国栋建设-3.99%,ST钒钛-2.40%,泸天化-2.25%,川润股份-1.91%,西部资源-1.68%。

  从2016年上半年上市川企资产利润率同比的升降情况来看,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其中,同比增幅较高的前10家上市川企资产利润率增长情况分别为,金亚科技14.29%, 天齐锂业8.86%,台海核电5.52%,乐山电力4.45%,迅游科技3.68%,禾嘉股份2.03%,水井坊1.78%, 岷江电力1.74%,华神集团1.61%,吉峰农机1.58%。

  但同时有53家上市川企在2016年上半年的资产利润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是下降的,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前10家上市川企资产利润率的下降情况分别为,长城动漫6.45%,四川金顶5.20%,金路集团5.16%,山鼎设计4.70%,国栋建设4.53%,创意信息4.07%,富临运业3.09%,金宇车城-3.02%,ST华泽2.65%,四川美丰2.12%。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资产利润率为负,表明这些公司占用的资产,不仅未产生效益,而且还使原有的资产减值,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致命的短板。

  创新是补短板的基本路径

  四川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补短板的基本路径就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1.8%,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4%左右。

  在产业创新方面,在淘汰过剩产能的同时,将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四川优势产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先导型服务业。到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3%。

  在体制创新方面,将在全省推广落实6项普惠政策,将进行转制类科研院所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试点;在绵阳科技城全面推广实施中关村“6+4”先行先试政策。同时,将推进种子基金、股权投资、信贷产品、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科技投入方式创新。抓好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推广“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目前部分上市川企已经开始了行动。振芯科技加大了高精度、抗干扰技术、导航、民用、行业用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扩大现有视频图像产品的行业应用范围,加大在目标跟踪、红外、近红外等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使其开始进入无人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等主流应用领域。

  利君股份以3.7亿元收购的成都德坤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产品应用于多型号军用飞机、大型运输机、无人机、导弹等,并为各大型客、货机及国内支线飞机(ARJ项目)、中国商飞C919等提供配套产品。

  川大智胜自主开发的D级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和管制员体验飞行模拟机已通过民航鉴定;海特高新的多款新型发动机电调、某型APU控制器、某型机舱氧气系统、某型直升机救援绞车等均按计划进行研发;科伦药业自主研发的“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等项目正在实施之中;东材科技利用自主研发技术正在实施年产2万吨特种聚酯薄膜、年产3500吨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技改项目;利尔化学利用自主研发的国内领先工艺技术进行改造的3600吨/年草铵膦原药项目正在分期分批投产。

  本报记者 杨成万

 
 
 
推荐阅读
 
把握互联网正确打开方式 九和春风口起舞
西部音乐节明星打拥堂 十一都江堰嗨翻天
我不是潘金莲获金贝壳奖 冯小刚不抢国庆档
成都市新都区政府积极推广政策性养殖业保险
 
· 高德地图发布国庆出行预测报告
· 百年人寿泉州本部区举办绘生绘色活动
· 成都公开赛三四号种子携手晋级八强
· 熊猫故乡邓池沟新村民宿旅游开门营业
 
热门点击
  1.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2.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3.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4.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5. 天原集团上半年亏损近四千万
  6. 硅宝科技荣获首届工业企业履责五星
  7. 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在川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8. 民营银行首发阵容出炉 四川四民企欲破冰
  9. 四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10. 四川审计报告出炉 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