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到《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6年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普惠金融已成为当前最热的词汇之一。《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四川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出台,也将进一步为四川精准扶贫注入一池春水。
四川精准扶贫又进了一步
近年来,四川省普惠金融服务在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金融服务可得性为例,《金融投资报》记者获悉,四川针对“三农”、小微企业、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均在不断加强。截至“十二五”期末,全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45.9%;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60.7亿元,排名全国第1位;16个市(州)已开办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8.1亿元;涉农上市公司16家,新三板挂牌7家,涉农企业直接融资逾63亿元。
与此同时,截至2015年末,四川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404亿元,贷款增速17.32%,高于该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98个百分点,重点培育的“万家千亿”诚信小微企业中,成功融资率达到81%,贷款余额1872.2亿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够、服务民生和弱势群体方面需进一步精准等问题的存在,也为四川普惠金融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带来了挑战。
在此情况下,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四川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四川普惠金融发展确立五年目标。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国家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出台后,首份省级普惠金融发展规划,也将进一步为四川精准扶贫注入一池春水。
支持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
根据《规划》,到2020年,四川省将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特色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其中,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普惠金融重点服务的对象。
立足现状,《规划》也提出了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金融服务可得性、金融服务满意度三方面目标。具体指标包括到2020年,在四川省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新设简易网点130个,保险服务乡镇覆盖率99.9%、村级覆盖率95%;农业保险参保农户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建档率达到80%、农户信用档案建档率达到50%等。
作为产业资金的重要“输血者”,各类金融机构显然责无旁贷。《规划》要求发挥各类银行、多层次资本市场、保险公司、新型机构等金融机构的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并健全金融监管差异化激励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普惠金融领域,
其中,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规划》明确,“以‘创业板行动计划’和‘四川省省级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为抓手,做实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培育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中小微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促进更多涉农企业挂牌、上市,促进更多涉农上市公司再融资。”
为提高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规划》还提出了系列市场化引导举措,包括实施年度贷款增量奖补、新增客户首贷奖补、金融专项债券奖补等财政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小微和“三农”贷款投放;建立健全政府、银行、担保、信保共同分担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设立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对普惠金融相关业务或机构给予适度支持等。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