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金融纷纷引入互联网基因,而互联网企业亦不掩饰对于金融业跨界野心的当前,究竟是前者更胜一筹,还是后者后发先至?一直是业界争议不断的问题。
近日在蓉举行的“论价值·赢未来——2017中国金融业价值经营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未来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影响微乎其微。”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影响微乎其微
在这场由北京融和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和研究院主办,北京神州数码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金融行业高端论坛中,多位金融业权威专家围绕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预测、商业银行科技发展与创新、企业价值经营2.0、精细化管理、风控与大数据等主题进行了深度解读与探讨。“2017年中国经济是欢乐的微热!” 关于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在主题演讲中指出,2017年中国经济有微热,是愉快的欢乐的微热,形势是比较好的,经济增速有可能超过6.5%,甚至达到6.6%。而在投资领域,2018年可能是债券市场的机会。
在张衢看来,未来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影响微乎其微。银行业一年总资产增长幅度在12%到13%,信用问题才是银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支付问题可以放开。“未来互联网企业很难把金融发展到什么程度,因为它的定位仅仅是金融的补充,只能限定于辅助、配套、小额的领域。”张衢表示。与此同时,张衢认为,未来互联网企业发展金融还有基本的金融制度问题没有解决。“中国300多万银行员工都是专业的,但是总体上我们的电商们还缺乏金融的要素,所以他们的成长还是有限的,其中核心的风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精细化管理与价值管理成新热点
科技创新与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更对金融企业经营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管理转型和市场需求三种力量始终在推动银行转换经营方式,尤其科技力量不断诱发和驱动创新,激起社会的金融效应。”张衢表示。
而科技创新与发展在推动金融行业经营模式变革的同时,也在推动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变革。其中,为实现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价值,银行精细化管理与价值管理被认为十分重要。在与会专家看来,作为金融企业的代表,银行的价值经营体系化建设不仅要关注“盈利管理”,更要关注“风险管理”,在风险和收益的动态平衡中实现资本的最大增值。“价值经营是一个持续完善改进的过程。”企业管理信息化资深专家、北京融和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廖继全表示,“所谓价值经营2.0就是以高新技术为手段、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套创新的经营战略与管理体系。”
资深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咨询顾问陈顺殷则详细列出了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18种核心构成,并强调道,“有效支持经营管理策略的管理会计体系”、“资本管理和资本分配体系”、“内部转移价格体系”、“支持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定价体系”是重中之重。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