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同样的资产,通过综合运用合规方式方法,对资产进行价值发现、价值提升和价值实现等活动,总能找到更适合的需求方,从而更易于盘活。——这就是 “消化盘活”不良资产的法则。近日,由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与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委员会、中国不良资产联盟等联合主办的 “2017中国西部不良资产高峰论坛”在蓉举行,来自四川、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交易所等近百家机构的专家与高管,围绕 “新形势下不良资产处置创新与投资运营”展开了讨论。
市场化处置方式将成主流
金融不良资产,即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如不良债权、股权和实物类资产等,由于人手紧缺、政策限制等原因,金融机构对相关抵、质押物的处理以及部分贷款人逃废债行为防范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从而造成不良资产迟迟难以消化。
“自1999年至今,不良资产债权(NPL)经历了两个周期,截止2016年3月,官方数据显示其规模已超过1.4万亿。”在题为《中国不良资产投资发展的周期、比较和机遇》的主题演讲中,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主席张晓琳指出,从银行不良债权来看,目前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是浙江,其次则是广东、上海和江苏。
事实上,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已成为国内自上而下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消化盘活”不良资产,助力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业界关注的广泛话题。在与会嘉宾看来,本轮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情况或更为复杂。这与不良资产领域呈现的新兴特征不无关联。一方面,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化,银行、信托、小贷、担保等金融、准金融机构的资产都显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良率,承受着相当压力;另一方面,与以往财政部出资设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政策性剥离不同,2016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多次强调支持按市场化方式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探索构建新的转让处置方式,这也意味着,与以往开展政策性剥离不同,这一轮不良资产周期中市场化处置方式将成为主流。
以平台化思维打破高门槛
“市场化处置”浪潮之下,金融机构自行消化处理不良资产显然是不够的。多位专家均认为,要以平台化思维,集合市场多种要素资源,打破不良资产领域的高门槛和信息不对称性,以合规、公平、阳光的形式与途径,将不良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结合起来,将不良资产的处置与投资经营结合起来,才是加快推进不良资产处置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中,服务于各类产权有序流转和优化配置的产权市场,对参与不良资产处置亦有着天然的适配属性。对此,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景平认为,从产权市场的特征来看,一是产权市场交易机构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多重严格监管,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二是产权交易平台往往具备较强的属地化特征。三是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可发现投资人发现价格。各类资产的转让或收购信息通过产权市场“线上+线下”渠道发布辐射到全国,大大提高了信息对称性和交易配对的可能性和成功率。
景平指出,产权市场“公开、公平”的设计理念,可以从机制上和源头上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防范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资产在产权市场有形场所进行交易,也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指导。
天弘基金获十大明星基金公司奖 实现“基金颁奖季”大满贯
近日,第12届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奖榜单揭晓。天弘基金凭借长期出色的资产管理能力和业绩表现,荣获“2016年度十大明星基金公司”大奖。这是天弘基金继获得“金牛基金公司”和“2016年度金基金·TOP公司奖”后,收获的第三座公司级大奖。同时,天弘永定成长获评“2016年度积极混合型明星基金”。在经历市场剧烈波动之后,明星奖评选更加重视对基金公司绝对回报能力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情况的评价。天弘基金能脱颖而出,收获“2016年度十大明星基金公司”大奖,是对其长期稳健的持续回报能力和出色的风控能力的权威肯定。此前,天弘基金已接连拿下“十大金牛基金公司”和“2016年度金基金·TOP公司奖”两项大奖。2016年,天弘基金在业绩和规模上实现双丰收。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天弘基金以8449.67亿元的总规模,连续3年蝉联公募基金资管规模第一;天弘基金2016全年为用户赚取收益190.5亿元,在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金放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