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季度,从已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宏观经济维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大环境上对金融机构发展形成利好。从西南地区银行理财指数的各项指标来看,银行理财收益持续攀升,整体风险依然可控,资产增值功能不断凸显。
从价格指数来看,6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总指数环比上涨4.29点至106.40点,依然延续递增趋势。其中,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12.00点,环比上涨4.99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为97.99点,环比上涨3.25点;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且6月份这一指数差有所扩大。2017年初以来,受市场资金趋紧的影响,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一直保持上涨态势。6月市场资金面普遍偏紧,流动性管理成为银行业经营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存续期内稳定性较强封闭式产品的收益更具优势。
从各省理财收益对比来看,6月四川和重庆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分别上涨至4.42%和4.45%,在西南地区表现亮眼。云南和贵州地区银行理财收益则相对较低,分别为4.19%和4.36%。西南各省理财产品收益呈现出逐步趋近的表现,反映出不同地区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收益需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从监管层面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4日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报告中专门探讨了当前资管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即资金池操作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影子银行面临监管不足、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以及部分非金融机构无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针对上述问题,央行提出了消除套利、打破刚兑、控制杠杆、消除嵌套、加强“非标”管理和强化综合统计制度的对策。此前,监管层已出台多个文件对资管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打击和防范。此次央行的明确表态,进一步强化了“降杠杆、控风险、去链条”的监管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资管业务监管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