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三天紧张激烈的比拼,9月1日,四川省第一届“天府杯”创业大赛初赛成都赛区成绩单出炉。“海归”韩通携带“TokLabstogee单车助力器”项目夺得“返乡下乡创业组”第一名,人美手巧的袁阳团队以“手作之爱”手工帮扶就业计划获“创业创富组”头名,而周林团队带来的“基于机器人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平台”项目则摘得“大学生创业组”桂冠。
成都赛区获奖团队共获奖金20万元。接下来,获奖的9支团队将与其它市州赛区初赛的优胜者会师决赛,展开更加精彩的角逐。
“海归”与大学生成生力军
四川省第一届“天府杯”创业大赛成都赛区初赛由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教育局和共青团成都市委主办,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承办。入围初赛的参赛项目涵盖信息技术、通航产业、教育、环保、共享经济、医疗、生态农业、民族民俗文化、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参赛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本次大赛“发掘创业成功典型、展示创业风采、弘扬创业精神、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热情”的初衷。
记者注意到,此次大赛涌现出一些拥有独特创意或优良技术实力的创业项目。清华大学机器人博士、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桂仲成携带的“机场道面检测机器人”项目,系全球首创机场道面缺陷无损检测机器人解决方案,已申请25项国内外专利,该项目获得初赛成都赛区“创业创富组”三等奖。“海归”韩通定位于极客运动智能硬件开发商,提出“让运动变疯狂”的口号,他的参赛项目“TokLabstogee单车助力器”获得“返乡下乡创业组”第一名。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创业大赛中的重要生力军。高校学子们在兼顾学业的同时,积极开拓思维、勇敢创业,比赛过程中为评委导师和观众们带了不少惊喜。比如,便携式微纳米纺丝伤口修复仪、基于植物—蚯蚓联合对剩余污泥处理的污泥资源化技术、创客教育、足球梦想圈(足球社交资讯赛事交互式自主运营)平台等项目,纷纷收获大家的关注和好评。最终,来自西华大学的周林团队凭借“基于机器人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平台”项目获得“大学生创业组”第一名。
部分文创项目质量出乎意料
从海选到初赛结束,本届大赛评委、鹏友会社群核心创始人郑雪元见证了成都赛区参赛队伍的精彩角逐。她表示,总体来看,本次创业大赛的参赛项目两极分化明显,好的项目呈现出来的质量非常高,同时也有部分项目水平相对较低。“相较而言,创业创富组项目亮点更多,参赛的高科技项目在比赛中整体呈现相对完整、技术壁垒考虑全面、市场预期价值也相对较好。”
“部分文创项目和语言交流项目出乎我们的意料。”“尕玛kar-ma传统民族结合时尚中国的服饰”项目和“手作之爱”手工帮扶就业计划分别获得“返乡下乡创业组”三等奖和“创业创富组”一等奖。郑雪元认为,上述两个项目都涉及到民族文化传承,且脱离了传统文创项目相对较狭窄的通道,并有意识地实现了在新领域的拓展。
作为外籍参赛选手,PhilCrim-imins带来的参赛项目“MandarinBlueprint(汉语蓝图)”,用外国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学习中文,迄今已获小范围成功。该项目获得“创业创富组”奖项,也被认为是比赛的一大亮点。
郑雪元对晋级的参赛队伍提出建议:“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参赛队伍们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各自商业逻辑的梳理。另外,不少团队缺少辅导,建议寻找专业人士对所在的板块进行辅导。”
精彩的初赛比拼告一段落,突出重围的成都赛区9支参赛团队将在接下来举行的全省决赛中进行新一轮角逐。《金融投资报》作为初赛成都赛区独家合作媒体,在初赛阶段进行了连续三天的现场直播和立体报道,对后续决赛将持续关注。
本报记者 舒娅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