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西南地区价格指数重现上行表现,整体上行幅度更为温和,说明7月西南地区价格指数的回落并未影响整体上行的趋势。同时,8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也继续下滑。
8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总指数环比上涨0.37点至106.42点,价格指数的回升表明在中性的货币政策未改变的局面下,7月价格指数的下滑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收益进入了下行区间,且由于监管环境及流动性环境的逐步稳定,未来理财产品的价格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变化趋势。从各类产品的表现来看,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11.13点,环比仅上升0.01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为99.35点,环比上涨0.91点;在8月价格调整后,两类产品的价格指数变动幅度趋于同向,流动性溢价收窄。随着市场环境更加稳定,两类产品的走势将更为接近,指数差异将更加准确的体现不同类型产品间的流动性溢价。
从各省理财收益对比来看,8月西南地区各省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四川和贵州地区收益的上涨幅度最为明显,分别为0.05个百分点和0.07个百分点;而重庆及云南地区的收益涨幅则相对较弱,分别为0.02个百分点及0.01个百分点。横向对比来看,四川及重庆地区收益仍然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接近4.45%;贵州地区理财平均收益也紧随其后为4.42%;相比之下,云南地区理财产品平均收益则仅为4.18%,较其它三省明显偏低,凸显该地区资金需求偏弱。
8月西南地区银行风险指数继续下降,环比下滑0.83点至101.49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凸显该地区整体风险控制能力较强。从具体风险指标变化来看,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明显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各类基础资产表现的回暖。随着监管继续加强金融机构的穿透管理力度,违规操作等行为将明显减少,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必然会持续维持在低位。
从财富指数来看,8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环比增长0.39点,达106.90点,幅度为0.37%,与上月相比增速相当。
央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指出,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同时,证监会有关方面正酝酿货基新规,限制或禁止货币基金对部分商业银行同业存单的投资,对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货基投向同一银行的存款、同业存单与债券的额度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此番监管政策出台,意图十分明显,央行从“供给端”控制大型银行的同业存单供给,证监会限制货币基金从“资金来源端”控制中小银行同业存单的资金来源。在同业负债及同业存单规模占比进一步受限的情况下,促使银行负债端结构继续调整,未来零售理财产品竞争或将更加激烈。对于银行来说,转向主动管理,让理财业务回归本源,加快推进净值型产品、FOF与MOM业务布局,是值得坚持的发展方向,而这也是与监管层的监管导向相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