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至7月,四川省实现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近6成,比全国同期进出口增幅高出40多个百分点。其中,四川省与“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均实现大幅增长。这是四川践行“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的成果,而四川上市公司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蓉欧快铁”提升竞争力
2017年1至7月,四川省实现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近6成,其中,出口同比大幅增长53.7%。值得注意的是,四川与以色列、埃及、罗马尼亚、伊拉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均实现数倍增长。
究其原因,除了世界经济回暖,对四川商品需求增强外,也与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有关。对于发展中的四川来说,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至关重要,使四川与欧洲的时空距离从以前港口海运的40多天缩短到11天至14天,大幅提升了四川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航发科技(600391)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公司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零部件研发制造、出口转包、衍生民品等机械加工业务。公司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并与多家外贸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部分产品重启价格谈判并成功调升了销售价格,对提振业绩将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2016年外销占比过半的银河磁体(300127)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 ,公司有望在出口上更上一层楼;创维数字(000810)目前在境外106个国家及地区实现了批量销售,特别是在法国、奥地利、丹麦和德国市场的销售比预期有较大的增幅。
四川省在积极推动企业出口的同时,进口额也大幅增长。据成都海关统计,2017年1至7月,四川省进口额1158.78亿元,同比增长65.8%。
资本双向流动格局显露
9月12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在成都启幕,成都市和世界500强企业海航集团结成“城市合伙人”战略伙伴关系,成都高新区与海航集团旗下海航科技集团及海航现代物流集团分别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海航科技西部总部和海航现代物流西南区域总部两个百亿级项目落户成都高新区。
这只是一个缩影。四川省“一带一路”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截至2016年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川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935家,实际到位外资超70亿美元。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招商引资将境外资本引进来,但今后这样的资本单向流动格局将变为双向流动。”一位长期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人士表示。截至2016年底,四川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企业新增65家、总数达250家,同比增长35%。
天翔环境(300362)境外投资动作不断,2014年收购了德国CNP公司45%股权;2015年收购了美国圣骑士公司;2016年收购了全球领先的水处理设备及服务供应商AS公司。通过一系列海外收购,公司从设备制造商成功转型为环境综合服务商。
四川长虹(600839)已拥有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空调生产基地,具备年产280万套节能、环保、智能空调器的能力;科伦药业(002422)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建成现代化生产基地,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逾5000万美元。
境外工程承包风头正劲
2016年,四川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超过48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69%;完成营业额32.6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73.3%。今年前7月,川企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 21.8亿元,增长78.5%,表明川企境外工程承包风头正劲。
四川路桥(600039)表示,将着力实施海陆协同,扩大海外业务比重。发挥对外工程承包特长,大力发展PPP、EPC、BOT+EPC等“建营一体化”业务。同时,联合国内优势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抱团出海,在国际产能合作、境外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方面开创新的业务空间。
华西能源(002630)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包括高效节能锅炉、洁净燃煤锅炉、环保锅炉、新能源综合利用锅炉及其配套产品,以及安装调试、竣工验收等工程总承包服务。
重组后的中铁工业(600528)业务领域涵盖铁路道岔、桥梁钢结构、盾构机、TBM掘进机、大型特种施工机械、中低速磁悬浮和跨座式轨道交通道岔、轨道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服务于铁路、公路、市政、水利、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领域。将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使其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