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秋季四川消费者信心和四川民生满意度双指数报告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王裕国教授回答记者提问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0月26日讯 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联合组建的西财消费者民生指数研发中心10月26日对社会公开发布了2017年秋季四川消费者信心和四川民生满意度双指数报告。最新的四川消费者信心总指数达到了2013年一季度以来的近年最高点,且现状指数出现峰值并首次超过预期指数,充分显示了当前四川城乡消费者对经济发展及收入持续增长的信心相当强劲。
四川城乡消费者信心强劲
2017年秋季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秋季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总指数108.9,环比增加0.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3个百分点。总指数不仅高于春季,且是2013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点。其中,现状评价指数109.3,比去年秋季同比大幅增加10.4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4个百分点;预期信心指数108.5,同比增加6.2个百分点,环比基本持平。经济专家分析认为,今年秋季现状指数不仅达到本指数2011年编制以来的最高点,且首次超过预期指数,这充分显示了当前四川城乡消费者对经济发展及收入持续增长的信心相当强劲。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为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喜事所鼓舞,我省城乡消费者对经济发展态势及收入水平提高的预期给予高度肯定,这是2017年秋季我省消费者现状评价指数达到新高的重要原因。”报告中在分析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当前四川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继续解决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合理去产能和经济稳增长等结构性难题,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及民生持续改善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只有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大方针,继续创新发展、砥砺前行,才能稳定并持续提升全省消费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
在分指数经济形势一项中,现状指数同比大幅增加23.4个百分点,预期指数同比增加8.8个百分点。四川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积极乐观,指数值环比显著上升、同比大幅上升,经济现状信心再次刷新201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对经济预期的信心也达近三年最好水平,成为本季度指数报告的大亮点。同时值得重视的是,受环保限令等政策影响,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停产整顿,预测半年后经济形势不好的消费者有8.3%,比春季小幅上升0.5个百分点。经济专家认为,随着进入年末,基于国家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行为,对非标和城投债净融资带来影响,基建投资的增速面临不确定性,加之房地产市场收紧及环保整治力度加大。如果稍有松懈,消费者指数可能难以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
民生满意度三大问题仍突出
当天同时发布的2017年秋季四川民生满意度总指数77.7,其中居民生计满意度指数77.0,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77.5,民生环境满意度指数79.2,文化消费满意度指数77.3。2017年秋季四川民生满意度总指数及其4个类别满意度指数均高出中值,为近几年最好水平,其同比和环比均上升。四川民生满意度呈现整体提高,进入稳中增强的发展通道。
“今年上半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涉及的51个分项101个小项中,有33个小项已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55个小项达到或超过目标任务进度。20件民生实事中,有7件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件达到或超过目标任务进度。”经济专家分析指出,四川民生工程持续扎实推进,民生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城乡居民在持续改善民生的各项举措中,亲身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秋季民生满意度明显增强的重要根源。
报告中的民生满意度14个分项指标显示,今年秋季11个分项指数高于中值水平,其中社会治安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生态环境和就业满意度。而满意度一直不高的食品安全、医疗和物价三个问题,指数仍然低于中值水平。其中物价满意度从2015年1季度到2016年4季度均在低位徘徊,在14个分项中一直垫底,仍然是制约四川民生满意度提高的短板。民众受访者很不满意的商品价格,在回答不满意的受访者中,其占比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肉禽蛋奶、蔬菜、教育收费和文化娱乐保健。同时,受访民众对于通讯费用、家用电器、房租、水电气的价格也比较关注与敏感。(代朗 摄影 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