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浓墨重彩报道成都一企业生产的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件——单晶涡轮叶片,打破国外垄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这家企业叫成都航宇超合金技术有限公司,来自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
10月30日,全球首款大型民用货运无人机AT200首次公开演示飞行成功,标志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民用无人机正式诞生。
研制AT200的主体单位,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同样来自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
11月2日,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主任许正中等,在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调研朗星公司,并为航空产业发展点赞……
全球关注的目光,近期密集聚焦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
灼热的目光背后,则是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狠抓精准服务,助力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腾飞的敦实身影……
“扎进”工地的政务服务小组
11月3日9点。西航港开发区管委会蒋春林,赶到了中电熊猫项目对面山坡上。
他与公兴街办等单位负责人一起,实地查看中电熊猫配套项目拆迁情况。“赶紧做配套项目的场平,确保明年配套企业投产,给中电熊猫项目供货……”蒋春林说。
从去年9月28日中电熊猫项目开工以来,他和三名管委会工作人员,就“扎进”了该项目。“一年多时间要建成投产,光建筑面积就达80多万平方米。这么高效的建设,肯定需要高效的协调队伍。”蒋春林说。省市区对该项目高度重视,市、区还专门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工业领导为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开发区创新成立了政府事务组,进驻企业牵头成立的项目建设现场指挥部,4名工作人员下沉到项目,全面负责项目材料、工程建设手续、配套设施、综合协调等服务,大家集体为这个总投资280亿元的省市重大项目,提供零距离、保姆式贴心政务服务。
蒋春林说,每个星期五,开发区还要针对中电熊猫等重大项目,开一个碰头会,总结本周所做工作,梳理问题,对滞后的施工项目,提出解决方案,尽力抢工期,对工作组协调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层层上报分管工业区领导和市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先后召开各种会议100余次,其中市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就有30多次,协调建设推进中问题共计310余个。在省市区相关领导高度重视下、在区级部门密切配合下,中电熊猫项目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核心部件曝光机的搬入时间,提前了一个月。“这段时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确保明年1月28日中电熊猫项目顺利点火。”蒋春林说,目前小组在忙中电熊猫220千伏尖山线路建设及中电熊猫项目配套企业用地场平工作……
项目落地全程精准服务
蒋春林和政务服务小组,下沉到重大项目,只是园区创新狠抓精准服务,打造三大产业生态圈的一个缩影,在政务服务、项目促建、打造生产生态圈工作上,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在不断探索、创新......
政务服务上,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落实重大项目“承诺制+备案制”和“一窗式”“一站式”政务审批服务,建立“一个大项目一个指挥部”工作机制,创建“三中心一平台”(党群服务中心、创新联盟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政企微信服务平台),全面优化园区发展环境。以创新联盟中心为例,今年1—10月,依托创新联盟中心,召开了33次企业座谈会,收集120余家企业216个亟需解决问题,并将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每周将办理情况专报区委,每月汇总办理情况报区委区政府目督办。目前共办结194个问题,尚有22个问题正在解决推进中。
重点项目促建方面,实施挂图作战。开发区按照“一企一策”,把项目分解到规划、设计、招标、进场、建设等每个重要节点“挂图作战”,对每个项目推进情况每月更新标注,做到图表化推进、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建设。落实包联服务,制定了“区级领导对口统筹、分管领导包片协调、一般干部包户服务”促建大联动机制,针对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及时会同各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切实解决好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分类促建,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强化区工业经济例会、项目促建会、现场协调会等促建机制,督促企业尽快完成生产许可手续办理、加快建设、尽快投入生产;对正在开展动工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指导并督促企业尽快全面办结审批手续并启动建设。
多措并举项目促建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有通威太阳能二期、孚康航空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有中电熊猫、海汇药业等16个项目加快建设,有中电熊猫上下游配套企业、国铁电气等30个项目促进开工。2017年9月20日,通威太阳能二期2GW高效晶硅电池在产能规模和工程量较一期1GW翻了一番情况下,也仅用7个月建成投产,再次刷新了“成都速度”。通威三期2GW高效晶硅电池计划在年内开工。
在企业培育方面,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正在探索建立企业项目综合评价体系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积极推动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促进开发区企业提档升级、产业提质增效。从发展规模方面,制定“小巨人”、“成长型”、大企业大集团、民企500强企业培育计划;从发展质量方面,制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省市名牌等“强标准、创品牌”培育计划。同时,围绕企业的核心需求,以产学研对接、政策服务、科技金融、人才服务、科技中介等为主要内容,整合地方政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社会化、市场化服务资源而形成的多层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创新人才、资本、平台、载体、信息等创新生态圈。
产业生态圈建设显成效
全程精准的服务,换来的是产业的迅猛飞跃。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近段时间以来,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多次被央媒点赞,为全球所关注。
这些,正是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产业生态圈建设成效的体现。为努力构建产业生态圈、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抓实龙头带动为带动的链条打造。
在电子信息方面,重点依托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双流区中电子8.6代线产业生态圈。围绕中电熊猫项目,开发区在新型显示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及零组件、中游面板制造等环节发力狠抓精准招商,“为了引进中电熊猫配套企业,双流区主要领导,跑南京都跑了好多次。”开发区有关人士透露,近期,彩虹与康宁合资建设的液晶面板8.6代玻璃基板冷端线项目已正式落户双流,美国康宁(配套玻璃基板)、世平科技(8.6代线真空设备清洗)、江苏奥斯汀(配套偏光片)、南京冠石科技(配套偏光片)4家中电熊猫8.6代线项目配套企业已签订投资协议,以中电熊猫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初具雏形。
目前已聚集以仁宝、纬创等规模以上新兴电子信息企业59家,培育形成了以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共同发展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航空产业方面,依托成都航宇引进行业高精尖人才,再通过成都航宇聚集朗星无人机、中科航发发动机、加德纳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等上下游企业,积极打造集航空制造、航空社区、航空旅游、航空文化为核心的国际航空动力小镇,走出了一条以人才创新为根基,带动产业发展、构建航空产业生态圈的新路子。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经过近10年的发展,开发区已聚集了通威太阳能、汉能光伏、英发集团、禅德太阳能等新能源龙头企业,产业链条涵盖了太阳能(光伏、光热、聚光),核能(核电技术研发、核电配套设备、民用核技术应用)、风能,动力与储能电池、智能电网等多种细分产业。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已被国家有关部委批准为“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都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本报记者 彭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