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西南地区价格指数表现相对平稳,并未出现季末过后的回调。同时,10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指数继续维持在100点以下,整体风控表现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10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总指数环比上涨0.10点至107.68点,延续平稳上行的走势。作为缴税大月,10月的流动性压力相对偏大,不过在央行增强资金净投放力度后,整体流动性表现相对稳定。在央行“削峰填谷”的操作模式下,各月的流动性压力表现相对平稳,呈现出季末不紧、季初不松的态势。基于这种操作模式,预计10月的资金投放力度较难延续,随着税期结束,后续资金投放力度可能有所下降,整体紧平衡格局不会被打破。从具体产品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2.57点,环比下滑0.1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00.34点,环比上行0.41点。从封闭式及开放式的收益表现来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平稳上行走势没有改变,但整体上行幅度持续收窄,有见顶趋势;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价格指数在季初出现微幅回调表现属于正常调整,在岁末临近之际,整体上行趋势或将保持。
从各省理财收益对比来看,10月西南地区各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涨幅均有所放缓,整体维持平稳走势。总体来看,四川及重庆两地的理财产品收益继续领跑西南地区,其中四川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略高于重庆地区,达4.51%;贵州省理财产品收益走势与川渝地区趋同,但仍保持了大约4BP的差距;而云南省理财产品收益则明显偏低,与四川地区理财产品收益差距扩大为28 BP。
2017年10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基本与9月持平,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至99.4点。对比全国平均水平,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处于相对低位,表明该地区整体风险控制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当然,与2016年同期相比,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仍然有下行空间,随着十九大期间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预计年末或出现金融监管政策不断落地的情况,严监管环境不会改变,这也导致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将进一步明确,整体风险会呈现逐步放缓表现,但短期内受年末效应影响,短期风险可能出现小幅上涨。
从三类风险指数的走势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表现相对稳定;价格波动风险受央行对流动性调控的影响持续下降;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因债市波动略有上涨,但并不影响西南地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的稳定表现。
从财富指数来看,10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环比增长0.39点,达107.69点,上升幅度为0.39%,与上月相比增速有所增强。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就中国经济前景问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推动经济去杠杆,强调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推动金融市场平稳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具体来看,按照“削峰填谷”的操作模式以及“根据形势变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的思路,央行在10月首次启动63天逆回购操作,填补28天逆回购和3个月MLF的期限工具空白,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SLF、MLF和PSL)向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5613.5亿元。在监管方面,整个金融监管将继续维持趋紧态势,同时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同业、理财、表外已被纳入重点监管领域。从三季度金融数据来看,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强监管环境下,潜在风险已得到有序释放,但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监管方向不会改变,监管高压态势将继续维持,各银行应坚持推进净值型产品与开放式产品研发,促使理财业务回归本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