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四川自贸区半年报闪亮出炉

http://www.jrtzb.com.cn/ 】 【2017-11-14 16:05:38】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四川省商务厅、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日前召开 “魅力自贸·开放四川”首场新闻发布会。 《金融投资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4月1日四川自贸区挂牌以来开局良好,交出较好 “半年报”。而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加快背景下,四川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呈现 “好于同期、高于全国、领先中西部”的特点。

  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6家

  据四川省商务厅厅长、四川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欣介绍,四川自贸区自4月1日挂牌以来,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总体方案》明确的159项试验任务全面铺开,其中成都区域承担的155项全部启动,川南临港片区承担的141项启动136项。国务院和商务部推广的123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117项。

  截至 10月底,新设企业16944家,注册资本2408亿元。入驻持牌金融机构300余家,入驻基金160余家。

  对于企业来说,贸易投资更加便利,95%以上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备案管理,备案材料减少约90%,办理时间减少50%以上。进出口平均通关效率在全国42个直属关区中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以来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6家,超过全省新设外资企业的1/3。双流国际航空港开通航线304条,其中国际航线104条;1-9月旅客吞吐量3706万人次,增长8.0%;货邮吞吐量46.4万吨,增长6.9%。蓉欧快铁1-10月开行643列,同比增长83.7%,稳居全国首位;发送集装箱5.27万标箱、货值33亿美元,分别增长83.6%和266.3%。

  总计出台415条支持政策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自贸区建设,在商务厅挂牌成立四川自贸办,成都和泸州两市相应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都市构建了“1+4+8”组织架构 (成都管委会+4个落地区管理局+8个功能推进组)。泸州市实现“市区一体、三区合一”。且强化协同联动共建共享,启动宜宾临港经开区参与川南临港片区协同改革专项行动,打造国家级经开区率先协同试验新样板。与广东自贸区建立合作机制。成都区域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川南临港片区与20个城市或自贸片区签订合作协议。

  同时,自贸区《管理办法》以政府令形式下发实施,建立起“鼓励改革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机制。5个国家部委和11个省级部门相继制定出台31个文件,总计415条支持政策措施。省自贸办正会同省法制办开展地方立法工作。

  此外,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成效显著。赴港澳开展“川港澳合作周”四川推介活动,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209亿美元。赴英、德、荷、俄、澳举办对欧合作服务贸易、中德创新合作平台、中欧班列成都-蒂尔堡等对接推介活动。截至目前,自贸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0余个。

  探索形成77项创新经验

  目前四川自贸区探索形成77项创新经验成果,精选21项向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推荐,并在全省复制推广。

  其中,政府职能转变改革24项,加快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税务事项“首违不罚”提高了政务服务满意度,增强了“纳税自觉”。构建“网上申领、快递配送、自助自提”发票领用新模式。

  投资管理制度改革10项,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国地税“三创新十统一”联合办税有效解决纳税人办税“两头找、往返跑”问题。“互联网+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

  贸易便利化改革20项,有力促进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创新推出国际会展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有力支持四川会展经济发展。“关口前移+直通直放”通关模式实现72小时放行机制,实现四川蔬菜直供港澳快速通关。

  金融开放创新改革11项,着力破解实体经济遭遇的诸多困境。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全国首单“双创债”,帮助企业有效解决资金燃眉之急。金融集聚区社会共治大监管试点充分运用云平台、大数据助推“信用监管”,形成园区社会共治新模式。围绕白酒产业组建3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

  来川落户世界500强达331家

  今年以来,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加快的大背景下,四川开放型经济稳步提升。

  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1-10月,四川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48.4%,高于全国32.5个百分点,规模居中西部地区首位,进入全国前10位。目前,全省外贸备案企业突破2万家,进出口实绩企业4100多家,进出口产品超过6000种。

  1-10月,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65.4%,合同外资增长 48.6%,实际到位外资增长6.3%。目前,来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31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强235家,居中西部第一。

  着力推进“一带一路”“251”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实施总投资超过330亿美元的重大项目61个,国际产能合作迈出新步伐,川酒、川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展。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成倍增长。

  在开放平台建设方面也很迅速,中意文化创新产业园落户天府新区,中德、中法、中韩、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加快推进;中白、捷克宁布尔克等境外合作园区务实推进。全省8个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发展,6个国家级经开区进入全国百强。

  ■本报记者 苏启桃

 
 
 
推荐阅读
 
环保主题成市场新宠 新能源汽车出击
中国白酒新生代酒品超级调酒大赛开赛
华夏保险眉山中支首例医保通快速理赔获好评
网易考拉双十一销售创新高 首单送货再破纪录
 
· 太平人寿乐山中心支公司开展爱心捐赠
· 电影风再起时开机 梁朝伟郭富城加盟
· 全球瞩目苹果产业链再迎风口
· 四川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在南充盛大启幕
 
热门点击
  1.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2.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3.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4.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5. 天原集团上半年亏损近四千万
  6. 硅宝科技荣获首届工业企业履责五星
  7. 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在川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8. 民营银行首发阵容出炉 四川四民企欲破冰
  9. 四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10. 四川审计报告出炉 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