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川企阵营越来越大啦!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里,四川省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50家,到年末时,四川省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已达333家,在西部地区居首位。《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后发现,在2017年挂牌的四川新三板企业中,涉及行业广泛,既有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的企业,又有航空、农牧、旅游、水务、汽车贸易等传统行业的企业。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孵化的企业中,共有2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占到了同期四川省新增企业数的40%。
新兴企业主打“高新牌”
《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在2017年挂牌新三板的四川企业中,新兴类企业占比较大。如12月18日挂牌的四川赛狄(872496)就是其中之一。公司长期专注于数字化、信息化领域。2017年1-4月(由于上市时间在2017年,故暂时无法取得其2017年全年的财务数据,以下同),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0.63万元,实现净利润-297.6万元。
在新材料行业,辉腾科技(872505)是其代表。公司主营业务是芳纶III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获得了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等奖项和荣誉。2017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6.39万元,实现净利润-716.74万元。
同样属于新材料行业企业的润和催化(872211),从事催化剂、分子筛生产、研发、销售,曾获乐山市201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2017年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3.85万元,实现净利润-132.13万元。
目前正处于“风口”的智能制造,在2017年挂牌新三板的四川企业中也有代表。如主要从事液压系统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四川万冠(872047),目前已围绕液压系统新增市场和存量市场,形成了由液压系统集成、液压系统再制造、液压元件代理销售、维修与技术服务组成的业务布局。此外,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曲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四川飞亚(871520)也在2017年成功登陆新三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首次挂牌新三板的50家四川企业中,有20家是曾经接受过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共孵化的创业企业,占到了同期四川省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数的40%。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从事的均是新兴行业或者新的商业模式。
传统企业“老树发新枝”
谁说从事传统产业就没有出路?于2017年11月7日挂牌新三板的巴山牧业(872245),其从事的主营业务充满了传统特色。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黑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开发的现代农业企业,也是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重点扶贫龙头企业。公司联合国家肉类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组建了青峪猪产业发展研究院。
巴山牧业独创了“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推出了“私人定制”的销售模式,同时采用“互联网+物联网”全网营销,与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合作,自主开发“巴山土猪”APP实现生产全程直播、在线购买,线下专卖店和家乐福等生鲜卖场合作,构建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体系。
于2017年8月23日挂牌新三板的精典汽车(871644),从事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也是传统味十足。公司集汽车美容、维修服务、保险销售代理、和保险理赔等业务于一体,目前拥有50家直营一站式汽车服务连锁门店。2017年1-6月,精典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27.38%;实现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743.90%。
当然,更有与现代技术及新兴项目攀亲结缘的传统企业。如西华航空(872580)主营业务是航空摄影、空中游览、航空器代管业务等。2017年1月-5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2.35万元,实现净利润80.37万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今后玩航空摄影、空中游览的人会越来越多,有利于西华航空拓展业务。”有业内人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
2017年6月5日在新三板挂牌的剑门旅游(871381),以大剑门关旅游区为龙头,大蜀道为主线,大县城为核心,以大项目为支撑,利用“互联网+旅游”模式,不断完善剑门旅游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