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在行业内具有明显规模优势或技术领先地位的中小企业,四川省经信委、省中小企业局联合确定了189户“高成长型”中小企业、14户“小巨人”企业。入围企业将在融资、税收、用地、协作配套、培育自主品牌等方面获得政策扶持。《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多只川股名列其中,其估值有望获得提升。
主板:华体科技、通威股份迈向“高成长”
根据有关规定,入选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必须满足“过去两年主营业务收入连续增长10%以上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等条件。按此标准,主板公司华体科技以及通威股份旗下的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得以入围。
华体科技是城市照明综合服务提供商,专注于城市照明领域的方案规划设计、产品研发制造、工程项目安装、运行管理维护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公司照明设计、产品研发制造、工程项目安装、路灯管理维护、合同能源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服务链上均有布局,并通过与国内多家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在行业内逐渐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80.07%;实现净利润1161.77万元,同比增长58.70%。
通威股份旗下的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此次也入围“高成长”企业。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投产于成都太阳能基地的工业4.0智能车间,目前已经稳定量产。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公司太阳能电池单多晶非硅成本稳定在0.2-0.3元/W的区间,比目前行业0.45元/W以上的平均成本低0.15-0.25元/W,并保持了成本持续下降势头。
2017年,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60.89亿元,同比增长 24.92%;实现净利润20.12亿元,同比增长96.35%;2017年末,公司总资产255.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39%。
创业板:硅宝科技、川环科技成为“小巨人”
据悉,入选行业“小巨人”企业的门槛更高,在考察企业经济体量的同时,还要对标全国同行,要求其主导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有率居全省第1位或全国前3位。按此标准,创业板硅宝科技和川环科技双双成为“小巨人”企业。
硅宝科技充分利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平台优势,吸引高端人才、提升公司研发实力。2017年,由公司牵头承担的“新型功能性复合弹性体制备技术”、“高安全、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项目获批立项。同时,公司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可承担秘密级科研生产任务。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6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同样成为“小巨人”企业的还有从事汽车、摩托车用胶管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创业板公司川环科技。公司经过多年积累,配方设计及工艺制造技术经验成熟,产品质量稳定。目前公司为国内50多家汽车、50多家摩托车以及200多家二次配套厂商建立了稳定的供配关系,产品综合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
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9.44%;实现净利润2736.52万元,同比增长23.13%。
新三板:8家公司“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新三板公司也有入围“高成长”者。从事化肥及化肥原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安达农森首当其冲。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49.61%;实现净利润1515.33万元,同比增长43.02%。
晶宝股份此次也入围了“高成长”企业。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7209.96万元,同比增长16.29%;实现净利润901.92万元,同比增长3.33%。
君和环保,入围“高成长”有望如虎添翼。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8010.99万元,同比下滑6.57%;实现净利润800.43万元,同比增长32.03%。
主营业务为汽车发动机曲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四川飞亚也搭上了“高成长”企业的“快车”。
入围“高成长”,对于天元重工来说自然是利好。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下降28.60%;实现净利润1286万元,同比下降48.93%。
润和催化更是希望借入围“高成长”企业的东方早日扭亏为盈。
此外,此次入围“高成长”的新三板公司,还有专业从事能源、化工、冶金机械、矿石采掘、核电和军工舰船等大型装备零部件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的远方装备,以及专业从事大中型客车空调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天喜空调。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