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其核心内容是,缩减光伏发电指标,降低光伏发电上网价格,调低财政补贴标准等。消息一出,A股光伏板块全线重挫。对此,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斯成,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等业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寻求破解困境之策。
光伏产业不能停步
2017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3.8%,未完成14.4%的计划目标;与此同时,2017年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费不降反增,煤炭消费量增长0.4%,原油消费量增长5.2%。“目前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耗的60%以上,全球一半的煤炭在我国燃烧,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无疑是雾霾形成的最主要原因。”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
长期研究和实践能源革命的王斯成深知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势:一次转化效率最高、资源量最大、零污染、零排放,使用起来最简单、最经济,是当前及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选择。唯有适度快速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新一轮能源革命,才能从根本上破解雾霾之困。
欧美曾对中国光伏产业实施“双反”打压,致使产业遭受重大打击、发展进入低谷。令人欣喜的是,近十年来,国内光伏产业在技术、规模、成本等方面全球领先,已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世界各国太阳能装机所用设备2/3以上都是中国制造,其全球影响力已经和高铁、移动支付等量齐观。
但让业界人士困惑的是,《通知》不仅对光伏发电规模和指标大幅压减,且同时调整补贴标准和时间节点并立即执行,此举会对整个产业造成重大打击,严重影响我国低碳、高效能源体系的建立。
王斯成认为,三部委文件将2018年国内市场规模压制到25GW,仅仅是2017年53GW的47%。“如果真这样执行,国内外光伏市场的总和不会超过65GW,光伏制造业将会有56%的产能闲置。”
新政
下调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
此次光伏新政提出,2018年暂不安排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对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进一步下调“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至每千瓦时0.32元。
影响
补贴退坡加速将成必然趋势
分析人士认为,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很快,这次每千瓦时再次下调0.05元仍是比较温和的,在行业和企业能够承受范围之内,下一步补贴退坡加速将成为趋势。
现状
装机规模连续3年领跑全球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已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业内认为,政策导向是近年来光伏产业快速增长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