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警惕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http://www.jrtzb.com.cn/ 】 【2018-08-27 10:21:36】 【来源:金融投资报

  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近期,上述不法分子的行为引发监管关注。8月24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指出“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

  银保监会指出,上述非法集资行为具有网络化、跨境化明显的特征,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进行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工具收支资金,风险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站,实质面向境内居民开展活动,并远程控制实施违法活动。一些个人在聊天工具群组中声称获得了境外优质区块链项目投资额度,可以代为投资,极可能是诈骗活动。这些不法活动资金多流向境外,监管和追踪难度很大。”

  其次是欺骗性、诱惑性、隐蔽性较强。银保监会指出,这类非法集资行为利用热点概念进行炒作,编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论,有的还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传,以空投“糖果”等为诱惑,宣称“币值只涨不跌”“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具有较强蛊惑性。而在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

  同时,一些不法分子还以ICO、IFO、IEO等花样翻新的名目发行代币,或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以IMO方式进行虚拟货币炒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是,这类非法集资行为存在多种违法风险。“不法分子通过公开宣传,以‘静态收益’(炒币升值获利)和‘动态收益’(发展下线获利)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并利诱投资人发展人员加入,不断扩充资金池,具有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银保监会指出,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

  银保监会提示,“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记者 吉雪娇)

 
 
 
推荐阅读
 
台湾歌手赞成都菜辣妹子辣 想为成都写首歌
暖心治愈系大片镰仓物语终于等到国内上映
重庆斯威对阵大连一方 抓拍赢百年人寿好礼
泥泞障碍赛全国巡回赛成都站激情开赛
 
· 电影我是检察官定档九月底上映
· 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 京味剧旗手刘家成新作芝麻胡同杀青
· 新能源汽车高景气不减 八股后劲足
 
热门点击
  1.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2.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3.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4.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5. 天原集团上半年亏损近四千万
  6. 硅宝科技荣获首届工业企业履责五星
  7. 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在川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8. 民营银行首发阵容出炉 四川四民企欲破冰
  9. 四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10. 四川审计报告出炉 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