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市长论坛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9月11日讯 2018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市长论坛9月11日在成都隆重举行。超过300位来自各地政府、各专业协会和国内外化工园区和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就国内各石化聚集区对石化产业的布局、行业未来发展规划、跨国企业在华投资需求、城市与石化产业间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2017年,我国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78万亿元,利润达到8462亿元,取得了亮眼成绩。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在会上指出,仍要清醒看到当前各城市的石化产业发展遇到一些共性问题:一是行业发展的环境和形象问题。二是行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问题。三是行业发展的布局优化问题。四是安全和环保问题。各地政府还应认真研究精准失策、标准统一、技术创新、职工安置等现实问题。
AICM主席朱戟表示,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法规和地方政府对政策理解和执行密不可分。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在环保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明显成就,AICM表示全力支持。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不太科学的做法,甚至一刀切,造成行业的困扰。希望通过化工企业与各地政府的坦率交流,促进各方对化工、环保、可持续发展有正确的、一致的认识,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从国家石化产业规划方案的修订、化工园区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全行业的安全绿色发展三方面介绍了当前重点工作。他表示,国家进一步明确了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体现了我国石化产业进一步开放的姿态;江苏、山东等地已经陆续出台一系列提升化工园区规范性的文件,通过对化工园区的提升,让化工行业和城镇的发展能够更加和谐;各地进行的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也将对提升行业绿色和安全水平有重要推动作用,有助于各循环经济链条的延伸。
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介绍了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规划与布局。他指出,下一阶段行业发展重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方面重点发展七大产业基地,解决炼油、烯烃、芳烃、有机原料等领域的产业结构问题,建设一批技术含量高、有竞争性、符合市场定位的高端项目;煤化工项目重点放在水资源充裕的区域,在当前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的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化应用,争取更高效益;化工新材料方面主要包括五大重点部分:高性能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有不少技术短板,下一步还要重点加强自主研发。
会上,来自乐山、南充、眉山、湛江、东营、乌海等石化重城的副市长分别就各地石化产业布局规划和发展基础进行介绍。此外,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石海波,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华峰,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文华等人也介绍了各园区中化工产业的的规划布局。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执行副总裁阿瓦伊德·阿尔-哈提,朗盛亚太区总裁钱明诚,巴斯夫亚太区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柯迪文,壳牌集团化工业务可持续发展总经理Vincent Baril,卡博特亚太区总裁朱戟等跨国化工企业领导分别介绍了在华投资布局及未来展望。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座谈讨论,来自科莱恩、亨斯迈、埃克森美孚、阿科玛、索尔维、霍冶、杜邦、霍尼韦尔等公司亚太区或中国区的负责任与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一起,就各企业在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诉求进行讨论。国内环保政策趋严、地方政府规划多变、园区规范标准提升等成为各跨国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
多位跨国化工企业负责人表示,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在环保方面的政策,环保对化工产业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但希望各地不会出现“一刀切”做法,期待更加科学、精准的施策。(蒋亮 代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