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金融业谈话就问你业务是不是绿色的。也许30年后,大家都不谈绿色金融了,因为大家都是。”10月25日,在蓉召开的2018首届成都绿色金融高峰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
本次论坛是2018天府国际金融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绿色重塑产业生态·创新赋能地方金融”为主题。论坛中,专家、学者、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300余人,共同就成都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创新展开研讨。
绿色产业存在巨大资金缺口
当前绿色环保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发展绿色产业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据测算中国绿色产业年投资资金需要2万亿人民币,财政资源只能满足其中10-15%的绿色投资需求,这就意味着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投向绿色产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地方政府可以从产业规划结合“绿色”、建立绿色标准及绿色金融信息平台、绿色信贷的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发挥作用。
“过去十年中,绿色金融的业务成长非常快,最近几年都是20-30的成长,不良率在0.3%左右,既能赚钱,政府也没有补贴,这是可持续绿色金融项目的典范。”马骏指出,目前中国的绿色信贷占全部信贷的9%,绿色债券只占到全国债券发行的1%,绿色基金产品占到全部ETF的比重可能就1-2%。从绿色信贷或者是绿色债券目录涉及的行业所占全社会全部投资比重来比,这个比重应该是20%-30%。
成德绵将成绿色金融核心区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成都市实现绿色信贷余额2100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7.2%,预计到2022年全市绿色产业信贷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2018年,四川省出台《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提出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创新为主导,以证券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支撑,以高新产业聚集的成都、德阳、绵阳为绿色金融核心区,以绿色资源丰富的广元、巴中、阿坝、甘孜、凉山为绿色金融带,以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的攀枝花、自贡、乐山等为绿色金融点的“一核一带多点”为空间格局,逐步建立多元化、广覆盖的四川省绿色金融创新体系和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四川是西部消费能力最强,贸易环境最优,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正大力建设绿色经济。绿色金融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措施,四川将引导和支持更多资源投向绿色产业。”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王琳在致辞中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成都绿色金融中心起步区已建设完成,并在本次论坛上正式开园。兴业银行、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等近10家金融机构已先期挂牌入驻。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