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成都小餐饮经营许可实行备案管理

http://www.jrtzb.com.cn/ 】 【2018-11-26 11:51:51】 【来源:成都商报】

  11月24日,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召开。“即日起,‘证照分离’改革在成都市全面推行实施”——昨日,记者从成都市工商局获悉,改革全面施行后,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首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将分别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四种方式进行管理。这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涵盖出版、印刷、电影、广播电视、建筑业、餐饮、食品等领域,让企业在市场准入环节更加高效便捷地实现“快入准营”,同时也推动了“网上办理”“就近办理”“一站式服务”等公共服务手段的创新,进一步压缩时限、精简环节、简化材料,均将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

  证照分离

  涉及领域

  涵盖出版、印刷、电影、广播电视、建筑业、餐饮、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领域,涉及27个市级相关部门

  如何监管

  全市各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将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向社会公众告知办事指南,明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配套措施

  四类改革

  直接取消审批

  对设定必要性已不存在、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

  审批改为备案

  对取消审批后有关部门需及时准确获得相关信息,以更好开展行业引导、制定产业政策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

  实行告知承诺

  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行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优化准入服务

  对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保留审批,优化准入服务。

  证照分类改革 分为四类推进

  为什么要实行“证照分离”改革?“企业拿到营业执照,相当于打开了进入市场的‘大门’,但是要从事经营还有很多‘小门’要进”,成都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开餐厅、开旅店、开电影院等从事特定行业,要办理资格资质类的许可证;设立歌舞娱乐场所、会计师事务所、营利性医疗机构等特殊机构,要办理审批;化妆品、药品、农作物种子等特殊商品的生产经营,要经过许可。这些行政审批有的与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必须保留;有的市场自身能够有效调节,或者依靠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就能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有的确实审批环节过多,对这类审批,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让企业感到不仅市场“大门”方便进,行业“小门”也容易入。

  如何减,减哪些?针对这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改革主要分为四类推进:对设定必要性已不存在、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直接取消审批;对取消审批后有关部门需及时准确获得相关信息,以更好开展行业引导、制定产业政策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改为备案;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行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对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保留审批,优化准入服务。

  2项取消审批 2项改为备案

  记者了解到,我市此次“证照分离”改革,首批选定的106项审批事项,涵盖出版、印刷、电影、广播电视、建筑业、餐饮、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领域,涉及27个市级相关部门。具体改革事项清单见“成都工商”微信公众号或官方新浪微博。

  其中,取消了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资格认定(境外就业除外)、国际船舶管理业务经营审批(外资)2项行政审批事项;“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改为备案, “小餐饮、小食杂、食品小作坊的经营许可”根据《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实行备案管理,分别由相关审批和主管部门制定备案管理办法,市场主体报送备案材料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有关部门不再进行审批;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19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由具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告知承诺办法,制作统一格式告知承诺书,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当场办理审批。

  企业“宽进” 政府“智慧”

  门槛降低后企业方便省事了,但是有人难免会担心,政府监管能否跟得上?后期监管是否到位?该负责人解释,改革是把省事方便送给企业,把对事中事后监管的挑战留给政府,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宽进严管”是一种趋势,政府通过推进信息归集共享、实施联合惩戒、建立健全信用体系等事中事后监管手段,既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又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据悉,首批“证照分离”改革的106项事项推开后,全市各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将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向社会公众告知办事指南,明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配套措施,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逐步实现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常态化,推进抽查检查信息统一归集和全面公开,建立完善惩罚性赔偿、“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等制度。

  此外,成都市工商局牵头建设的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也在积极推进中,平台建成后将逐步实现各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建立起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有助于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进联合执法,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统一“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主体在行业准入、贷款、招投标、社会荣誉等各方面实施联合惩戒,并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市场秩序治理,逐步构建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推荐阅读
 
七十二小时影彭州限时短视频邀请赛启动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圆满落幕
当代名家书四川首批十大历史名人诗文开展
肥胖成为头号健康杀手 健康专家聚焦体重
 
· 太平人寿泸州中支及时理赔获赞誉
· 国际骑行运动文化基地落户天府新区
· 首届成都医美之都学术大会在蓉开幕
· 四典型案例成明星中的明星
 
热门点击
  1.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2.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3.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4.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5. 天原集团上半年亏损近四千万
  6. 硅宝科技荣获首届工业企业履责五星
  7. 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在川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8. 民营银行首发阵容出炉 四川四民企欲破冰
  9. 四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10. 四川审计报告出炉 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