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精神,四川省经信厅、四川省财政厅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园保贷”项目工作的通知》,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深入推进“园保贷”融资,进一步优化“园保贷”产品设计,取消原政策中有关企业互保金缴纳的规定,降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从2015年10月四川省开展‘园保贷’融资以来的个案来看,99.5%的‘园保贷’由民营企业分享,因此,四川取消‘园保贷’互保金后,对包括已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收获的‘红包’将更大。”有业内人士认为。
企业不再缴纳互保金
“不再缴纳互保金”是此次优化“园保贷”产品设计的最大看点。降低了融资门槛,减轻了企业负担,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四川省“园保贷”融资增信试点工作自2015年10月开展以来,通过设立“园保贷”风险资金池,共计64个试点园区,建行、工行、邮储行等6家合作银行累计放款16.23亿元,帮助204户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贷款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建材、电子信息等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获得“园保贷”贷款的204户中小企业中,除了1户国有参股企业外,其他的203户企业均是中小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9.5%。这个比例无疑表明了设立“园保贷”的初衷,就是将政府的管理优势和银行的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发挥“四两拔千金”的效应。
“园保贷”是一种担保贷款方式,省财政首批向64个试点园区共投入资金上亿元,市州地方政府将按照1:1的比例匹配上亿元资金,即使按低限计算,省财政和市州地方政府也有2个亿的担保资金,按照担保金与银行放贷额1:10的比例计算,这2亿资金有望撬动20亿银行贷款投向园区企业。
注册于四川省江油工业开发区内的新三板公司四川远方高新装备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获得了“园保贷”。公司定位于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高端锻件产品和零部件提供商,由于获得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园保贷”的融资支持,已成为二重集团的核心供应商和分包方。
当然,这只是四川省“园保贷”的一个缩影。四川省将“园保贷”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融资服务模式,继续在全省范围内深入推进。同时,一些投资机构还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如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公司与德阳等地的园区共同设立了四川省“创新融资基金”。
园区内企业均可申请
按照相关规定,“园保贷”按照单户企业原则上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特殊情况额度最高可放大至2000万元,贷款期限原则不超过24个月,“这样的贷款门槛低,贷款利率不超过同期基准利率的1.2倍,银行审批效率也提高了,在一般情况下,7天就能拿到钱。”有知情人士说。
为控制风险,园区企业提出贷款申请后,首先由园区管理方把第一道关,审核通过了,再推荐给四川工创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受委托具体负责实施“园保贷”项目,对企业进行二次把关;工创公司把关通过后将企业推荐给银行,由银行独立审核放贷。
记者梳理后发现,在目前四川上市公司中,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大都注册于各种各样的园区内。园区内企业均可申请“园保贷”。其中,在成都高新区注册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最多。包括海特高新、成飞集成、久远银海、硅宝科技、振芯科技、银河磁体、依米康、迅游科技、创意信息、运达科技、迈克生物、卫士通、厚普股份、新易盛、中科信息、爱乐达等。
在成都市金牛区高科技产业园区的中小板公司有三泰控股、创业板公司天奥电子;在成都现代工业港北部园区注册的创业板公司有吉峰农机、深冷股份等;在成都市新都卫星城工业开发区注册的中小板公司有科伦药业;在新津工业园区注册的中小板公司有新筑股份;在成都市新都工业开发区注册的中小板公司有云图控股;在什邡市经济开发区的创业板公司有科新机电等。
此外,在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的中小板公司有利尔化学;在绵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注册的创业板公司有富临精工;在自贡市高新工业园区注册的中小板公司有川润股份、华西能源等;在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的中小板公司有天原集团;在雅安市经开区注册的中小板公司有雅化集团。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