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财经大学民生指数研发中心发布双指数

工商管理学院消费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恩碧发布报告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4月29日讯 由西南财经大学民生指数研发中心编制的2019年春季“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和“四川民生满意度指数报告”4月29日在西南财经大学发布。 2019年春季四川消费者信心总指数为114.9,环比增长2.2个百分点;民生满意度总指数为78.6,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总体幸福感指数为84.0,高于去年秋季。
当天,工商管理学院消费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恩碧教授代表指数研发中心发布“双指数”报告。西南财经大学原校长王裕国教授、统计学院任栋教授回答记者提问。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教授主持新闻发布会。
消费者信心总指数回升
2019年是新中国诞辰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报告中分析认为,一季度四川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和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在此态势下四川消费者信心总指数在去年秋季下滑后得到提振。
当天发布的2019年春季四川居民生活总体幸福感指数为84.0,也显示出四川民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给自身和家庭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继续予以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对未来国家和地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憧憬。其中,春季全省居民对生活状态的积极评价高于去年秋季,同时全省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预期依然坚挺。
但经济专家同时指出,春季调查中消费者表现出的养老、教育、医疗、物价等民生改善预期的担忧与经济下行压力相互交织,加重了四川省今年经济企稳及持续提升消费者信心的难度。城乡居民的民生改善状况直接影响消费需求规模及消费升级速度。“需要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为抓手,改善民生迈出新步伐,持续增强消费者信心,在动能转换和创新驱动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确保四川如期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
物价满意度现历史高点
2019年春季四川民生满意度分指数中:居民生计满意度指数77.4,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78.8,民生环境满意度指数80.6,文化消费满意度指数78.1。自2016年3季度以来,四川城乡居民民生满意度逐季攀升。2019年春季,民生满意度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同比看,居民生计下降0.2个百分点,公共服务增长0.3个百分点,民生环境增长0.2个百分点,文化消费增长0.1个百分点;环比看,居民生计增长0.6个百分点,公共服务增长0.6个百分点,民生环境增长0.7个百分点,文化消费增长0.3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长期以来四川全省上下一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民生理念,积极推进落实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切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全川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同时,四川省民生事业任务仍然繁重,大多数民众满意度指数值只是超过中值水平,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巩固当前民生持续改善的态势,进一步加强全省民生建设,强长板、补短板,推进四川民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物价满意度首次达到中值,为该项指数编制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但该指数对比其他项目仍然居于末位,受访者不满意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选项,占比排前两位的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蛋奶(33.0%)和蔬菜(30.2%),其次是教育(21.8%)、文化娱乐及保健(19.8%)。 专家指出,包括猪肉价格未来可能暴涨的预期都可能造成该指数的波动,“尽力保障市场物价稳定,特别要确保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不能过高过快,同时尽力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缓解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是四川上下需要高中重视的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蒋亮 代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