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四川安全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成都首次全产业链布局氢能产业

http://www.jrtzb.com.cn/ 】 【2019-08-15 11:42:04】 【来源:金融投资报

  近日,成都市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 成 都 市 氢 能 产 业 发 展 规 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 《规划》)提出,到2023年,成都市氢能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过500亿元,推广各类燃料电池汽车 2000辆,燃料电池轨道车示范线2条,加氢站30座,形成“五园一城一都”的氢能全产业链格局,建设全国知名的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据悉,这是成都市首次对氢能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形成“五园一城一都”新格局

  《规划》提出,成都将以燃料电池汽车、动车、有轨电车、无人机等为牵引,大力发展氢能、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有序发展氢源供给设备,带动氢能产业成链发展、集群发展。

  成都将在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以下同)、郫都区、新津县、新都区、高新区、彭州市、双流区、金堂县、邛崃市九个区域规划打造氢能产业功能区,形成“五园一城一都”的氢能全产业链空间布局。

  “五园”,分别为氢车、氢轨、氢机、氢堆、氢源五个专业制造产业园。氢车产业园将依托龙泉驿区,重点发展燃料电池轿车、SUV/MPV、客车、物流车、环卫车等整车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产业。同时依托郫都区、新津县2个区域,重点发展燃料电池客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产业。

  氢源产业园将依托彭州市(石化基地)重点发展热化学制氢、工业副产提纯制氢、水电解制氢产业。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可在龙泉驿区、郫都区、金堂县(成阿工业园)、邛崃市(成甘工业园)等区域发展水电解制氢产业。

  氢堆产业园将依托高新西区、郫都区2个区域,重点发展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堆、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碳纤维纸、催化剂,以及氢气制备、储运、加注设备研发与制造产业。

  此外,氢机产业园将依托双流区、金堂县(淮州新城)2个区域,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无人机、储能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产业。氢轨产业园将依托新都区、新津县2个区域,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机车及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与制造产业。

  成都还将依托龙泉驿区打造以“两基地、一高地、一中心”为内容,建设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氢能产业新城;打造全国知名的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氢能产业总部基地。

  成都还将引进培育国际一流的氢能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打造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推进加氢站示范建设,开展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轿车等整车产品示范运营,打造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中心。

  《规划》同时提出,依托郫都区,打造集研发、制造与示范应用于一体的“绿重点发展燃料电池公交车、环卫车、燃料电池及其关键零部件,以及氢气制备、储运、加注设备研发与制造产业。

  同时将重点推进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等整车产品示范应用,探索氢能在储能、医学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推进加氢站及氢能配套设施建设,构建氢能多元示范应用场景,打造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应用标杆城市。

  2023年成都氢能产业收入500亿

  目前,成都已聚集氢能产业链企业及院所50余户,覆盖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检测,燃料电池及整车(机)研发制造等主要环节。其中,上市公司7户,规上企业21户,2018年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亿元。

  《规划》提出,到2023年,成都市氢能产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培育从事氢能相关业务企业100户,其中百亿以上企业1-2户、50亿以上企业2-3户,建设全国知名的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规划》明确,成都将重点开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系统、氢气储运与加注等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到2023年,力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体积功率密度达到3.5千瓦/升,冷启动温度达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车载燃料电池系统寿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本大幅下降;车载高压储氢及加注压力达到70兆帕。

  在应用推广目标上,到2023年,成都将在客车、物流车、环卫车、出租车、公务车、共享汽车等领域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2000辆以上;建设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示范线2条,示范线路总长30公里以上;燃料电池在无人机、分布式能源、船舶、各类电源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建设覆盖全域成都的加氢站30座以上。

  《规划》提出,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整合成都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构建政府、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共建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在构建可持续应用推广生态方面,成都将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综合性交通网;支持燃料电池有轨电车商业化应用;拓展氢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创新商业化运营及管理模式。在完善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构建协同高效的天府氢走廊;建立多渠道的氢源供给体系;搭建高效经济的氢储运系统。

  在健全产业发展配套体系方面,要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构建国家级氢能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全球闻名的氢能城市品牌。

  此外,《规划》还提出,成都将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分阶段设立规模适度的氢能产业基金,吸引金融、投资机构,汇集社会资本,激发市场活力等。

  ■本报记者 杨成万

 
 
 
推荐阅读
 
成都公开赛名单出炉 高手如云阵容强大
蒲江发力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旗舰店
宇瞳光学会否存在利益输送行为
私募寻找新目标 科创投资逻辑成共识
 
· 中意人寿亲子财商季在京启动
· 行情仍有反复 关注科技股
· 国资出手纾困 迅游科技有救吗
· 热剧长安十二时辰迎来会员收官日
 
热门点击
  1.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2.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3.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4.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5. 天原集团上半年亏损近四千万
  6. 硅宝科技荣获首届工业企业履责五星
  7. 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在川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8. 民营银行首发阵容出炉 四川四民企欲破冰
  9. 四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10. 四川审计报告出炉 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