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2月26日讯 为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彰显“艺术创作出精品,实践教学出人才”办学特色,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毕业生教学汇报展演周于12月26日举行。
本次活动将有学院舞蹈系、音乐系、川剧系、戏剧系、艺术设计系、动漫系、文化管理系七个系毕业生和附中舞蹈、杂技两个专业学生参与其中,这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首次全部专业教学单位集团化整体登陆四川文化展示及演艺核心区域,充分体现了川艺人敢于亮相、勇于亮相、服务四川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学院在锦城艺术宫的展演在26日、27日、28日集中举行,分为表演类专业年度汇报演出,川剧专业年度汇报演出、舞蹈专业年度汇报演出,每晚19时30分隆重上演,涵盖舞蹈系、音乐系、川剧系、戏剧系和附中的舞蹈表演、川剧表演、音乐表演、影视编导、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杂技等专业展示。
表演类专业年度汇报演出是学院表演类专业的综合展演,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舞蹈表演和川剧表演专业课堂教学内容,集中展示舞蹈基本功基础教学、舞蹈风格性训练、舞蹈剧目教学和川剧基础教学内容,第二个部分是表演类各专业的教学节目,涉及声乐、器乐、杂技、川剧等,第三个部分是学院部分获奖剧目展示,有舞蹈《乖丑丑》《百花争妍》,川剧《望娘滩》(片段)、《死水微澜》(片段)、《杀惜》,女声独唱《大地飞歌》等,体现学院结合艺术教育“重实践、重审美、重体验、重创造”的特点,逐步探索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融课堂教学、艺术创作、演出实践为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演促学,以戏促功,以赛促训,各专业齐头并进,百花齐放。
川剧专业年度汇报演出以学院四川省青年艺术团创排川剧《秦香莲》为演出内容,在家喻户晓的传统历史题材中塑造包公、秦香莲、陈世美等主要人物形象,在保留原有传统川剧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守正出新、旧戏新探,在剧本结构、音乐、演出节奏、舞美设计、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升级打造,是学院作为振兴川剧三大基地之一、“学、创、演”川剧人才培养模式的彰显,也是学院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办学活力、实现团校一体的有力尝试。
舞蹈专业年度汇报演出分为基本功训练展示、民族民间舞训练展示、教学剧目训练展示三个部分,民间舞训练涵盖东北秧歌组合、维吾尔族组合、山东秧歌组合、藏族组合、蒙古族组合,教学剧目训练部分有《俏花旦》《百花争妍》《乖丑丑》,《竹枝词》(片段)、《女儿花》(片段)、《封箱》(片段)等,系统化展示学院舞蹈专业培养学生的教学过程与水平。
12月26日—29日期间,除了锦城艺术宫专业教学成果集锦展演外,还有艺术设计系、动漫系、戏剧系、文化管理系的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景观设计、广告与会展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数字媒体、建筑与装饰设计、雕塑、动漫设计、游戏制作、美术(书法)、舞台美术、文物鉴定与修复、图书档案管理等专业展示,展示作品分别以景观模型、视传周边产品、动画短片、游戏制作、动漫设计、青铜修复、陶艺、书画装裱等多种形式综合呈现,集中展示的上千件毕业生作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传递了同学们对各自专业学习的理解和思考、蓬勃的激情、旺盛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继承和传播,汇报了在校三年学习与生活的成果和对艺术追求的全貌。
学校方面表示,活动也打破了传统双选会模式,以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方式,将成都锦城艺术宫和四川省图书馆作为学生毕业展演平台,让学生们从校园走出去,加强社会交流,直接接受社会、接受市场的检验,真正的实现用人单位直接对话毕业生,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