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人才发展报告2017版发布会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4月24日讯 《四川人才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4月24日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第一份系统分析四川人才省情、人才发展及其工作的研究报告。报告由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教授领衔,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共同编写,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会上,西南财经大学校领导为发布会致辞。报告的主编王辉耀教授从宏观层面系统地介绍了该报告的编写背景、编写情况、意义和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前副部长于洪君教授作重要发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出席并发言,高度评价了本报告的学术贡献。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外专局、天府新区四川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政府部门领导出席并做发言。参与撰写报告的各位作者也对各章节内容作了具体地介绍,体现了该报告是对四川人才发展现状和展望的多层面多角度地充分展示。
据了解,报告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总报告、高校人才篇、人才引进篇、人才创新篇和专家观点篇。
总报告以“着力构建全面创新人才发展支撑体系、促进四川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为主题,全面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四川人才发展及其工作取得新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引领,增强人才聚焦效应。特别是2016年7月发布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堪称四川史上最强的“人才新政”;二是项目带动,助推人才队伍建设。如:海外引才“百人计划”,累计投入2.265亿元,四批资助引进23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9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其中,117人入选国家前九批“千人计划”,入选数居西部第一。另外,“海科会”、“天府科技英才计划”、“四川名匠”等引智育才成效同样显著;三是生态营造,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建设西部高铁交通圈等经济、交通及生态环境发展成绩突出;四是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如:2014年出台《关于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的意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五是平台搭建,整合人才资源优势。四川努力完善科教文化资源平台,2015年以来成立了80多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打造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等;六是模式转型,注重人才培养效果。四川高校纷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文理工科界限,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着力发展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人才发展及其环境面临新态势:内部优势有人才规模平稳增长、科教创新潜能巨大、集群发展初见成效;内部不足有人口红利逐渐衰减、人才结构过于失谐、区位环境制约发展;外部机遇有国家战略释放红利、全创改革促进融合;外部挑战有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产业调整迫在眉睫。在SWOT框架分析下,当前四川人才工作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人才战略意识有待加强,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仍需努力;二是人才制度环境仍有差距,引才留才用才的比较优势还未形成;三是人才政策制定尚不完备,“三化”现象(政策碎片化、政策同质化和政策表面化)深层制约政策的系统性;四是人才机制建设尚不健全,机制的科学性协同性配套性有待提高;五是人才资源利用仍不充分,“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空间巨大。
“十三五”期间,四川人才发展及其工作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期。鉴于四川人才省情的现实状况,王辉耀教授提出以“持续改进”为理念的四大策略模块。一是转变人才发展的战略思维,将人才发展放到全创改革的核心位置,将人才投入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二是改造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营造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营造以人为本的服务环境,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三是支持人才发展的理论研究,包括重视人才理论研究,建设人才研究智库,扩大人才研究合作;四是优化人才发展支撑体系,特别是在借鉴上海、深圳等先进省市人才发展及其工作的经验基础上,着力构建人才引进支撑体系、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人才激励支撑体系、人才储备支撑体系、环境资源支撑体系和协同创新支撑体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人才发展支撑体系。
高校人才篇。包括6个子报告:一是有关西部地区高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二是以高校师生国际化发展为切入点,考察了四川5所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现状;三是以西南财经大学为个案,回顾了学校构建现代人事制度体系的十年探索;四是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四川12所高校人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五是以四川某高校为案例,通过对学生、辅导员和管理者的实证调查,着重探讨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差异性评价问题;六是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四川不同类型高校海外人才引进机制。
人才引进篇。包括2个子报告。一是回顾了“十二五”时期来四川工作的境外专家情况,并介绍了四川省国外人才和智力引进政策;二是介绍了四川外籍人才引进、管理和发展方面的具体做法,并对外籍人才在川生活和融入提出了建议。
人才创新篇。包括4个子报告。一是以“国家级新区”——成都天府新区为案例,着重从培育创新型人才聚集力提出了决策参考;二是全面阐释了应急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国外、全国和四川多个视角分析了应急管理教育创新体系;三是基于四川区位视角,通过模型分析了省内企业如何利用雇主品牌招引人才;四是分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四川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与问题,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出了积极建议。
专家观点篇。汇集了西部人才发展论坛、第二届“发展与展望圆桌论坛”:国外人才与智力引进工作研讨会、第二届“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暨第三届“发展与展望圆桌论坛”中有关西部(四川)人才发展战略的观点和建议。(代朗 摄影 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