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学术成果影响力提升研讨会在西华大学举行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5月25日讯 由四川省社科联和西华大学主办的四川学术成果影响力提升研讨会5月25日在西华大学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内外影响力、“双一流”建设与四川省学术成果影响力提升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加快巴蜀风格社科体系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外国,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四川省委明确要求,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要立足四川放眼全国和世界,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包括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致辞
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在研讨会开幕致辞时表示,四川相关高校、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委党校等四川社科重要力量的代表们汇聚西华,与来自省内外的专家们共商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设问题及四川学术影响力提升对策,有利于促进四川省社科“五路大军”共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不断提升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省内外、国内外影响力,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力量。
据介绍,研讨会主办方之一的西华大学设立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4年来,着力建设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库、研究分析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影响力,购买了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汤森路透SCI、SSCI、A & HCI、ESI、JCR等国内外学科分析评价数据库,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项目9项,提交决策咨询研究报告3份,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现已逐渐成为四川学术成果数据和信息服务中心、四川学术成果分析利用学术研究和交流中心。

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罗仲平讲话
用大数据推动四川社科发展
“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把大数据和四川社科实际结合起来,用大数据推动四川社科发展,值得大家共同思考。”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罗仲平在会上透露,为了更好地把握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四川哲学社会科学,省社科联决定发布《四川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蓝皮书》。《蓝皮书》将集中展现四川社会科学发展的成就,客观反映及评价四川省各高校、研究院所、党校等单位的社科研究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直观体现各科研单位的发展现状,正面自身在横向和纵向比较中表现出来了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势头。
罗仲平介绍,《蓝皮书》的发布旨在通过直观的数据展示,促进省内各科研单位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社科研究,推进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四川学术研究在省内外、海内外的影响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积极的贡献。《蓝皮书》计划每两年发布一次,省社科联已委托西华大学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负责第一期《蓝皮书》的编写。
当天,四川省社科联、四川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省委党校科研处,部分省重点研究基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苏新宁教授作题为“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的创新思路”的主题报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姚乐野教授作题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报告”的主题报告。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党跃武教授作题为“‘双一流’建设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主题报告。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彭国莉教授作题为“‘双一流’建设与四川省学术成果影响力提升”的主题报告。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省委党校、西华大学科研处负责人分别就四川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作大会交流发言。(代朗 摄影 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