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在西华大学举行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授牌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7月25日讯 7月25日,“创新有未来”2018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在西华大学举行。经过省级选拔推荐,来自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华大学等50所高校的200余名师生、200件作品参赛,涵盖人工智能多个热门研究领域。
智能融合 科技创新
“创新有未来”2018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共青团四川省委指导,全国学校共青团运营中心、未来网主办,共青团成都市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新经济委、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成都市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管委会、西华大学共同承办,是目前国内水平最高的人工智能竞赛之一。
三天的赛程里,以“智能融合与科技创新”为主题,竞赛单元涉及智能文化、智能医疗、智能写作、智能移动机器人、智能算法、智能人型机器人、智慧农业、智能金融、智能安防、机器仿生等10个竞赛单元。作品中有145件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另有55件高水平作品来自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等专科院校。
大赛期间,还将配套开展成都新经济产业及政策展览、成都新经济领域创新创业政策宣讲、产业园区参观、青年人才感知等活动。
以赛促教 创新未来
据了解,此次参赛作品中包括智能诊疗、智能金融APP、无人化工厂安防系统、医疗大数据处理、自主导航地图创建、机器人双瞳应用等多个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其中不少作品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实用价值,如清华大学的三维智能肝部ct成像系统,可以减少医生在相关工作中90%的工作量,目前已获得多项专利。
给出一个终点,机器人就能自己规划路线、躲避障碍到达目的,这是西华大学大二学生刘江涛团队的参赛作品。作为此次大赛的承办方,西华大学此次共有7个项目13个队参赛,相关团队多位各学科跨界组建,体现出了相当强的实力。据透露,西华大学明年将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适应未来信息革命大趋势培养专业人才。
“近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成为了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此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小林表示,大赛旨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搭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赛事平台,希望同学们以赛促学,掀起营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提升人工智能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同时参赛学校也能以赛促教,把这项活动作为推动高校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促进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蒋亮 代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