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2月18日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响应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共同决定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12月17日,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幼儿普通话达标标准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教育厅总督学傅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研讨会主要围绕研究大凉山11.04万名学龄前儿童学会普通话,重点研究针对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因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入义务教育后上课听不懂、学习跟不上等突出问题;旨在帮助我省凉山州学龄前儿童跨越语言难关,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具有正常学习能力的3-6岁少数民族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国家通用语言思维习惯,打牢今后学习和与外界沟通的语言基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积极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基础教育、民族教育、语言文字工作、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相关处室(单位)的负责同志、专门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幼儿教育教学研究、语言文字教育方面的专家老师以及专门负责推进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有关方面同志,省、市(州)、县(区)三方齐聚,共同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出谋划策。
据悉,按照“国家支持、省监督指导、州统筹实施”的要求,根据《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总体方案(2018—2020年)》《实施方案》等初步安排,第一阶段将在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以及安宁河谷县(市)的民族乡(镇)“一村一幼”幼教点进行实施。测试工作将面向凉山州全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村级幼教点幼儿,保证所有村级幼教幼儿就读期间每学年都应接受测试,测试主要采用交谈、问答、诵唱、游戏、观察等适合幼儿认知、心理特点的测试方式,测试内容包括听力理解、口语交际、看图表达等。
(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