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共青团改革的战略部署,牢牢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大力弘扬“五四”精神,全面加强青年工作,使共青团始终成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忠诚后备军。
一、加强青年工作组织领导
聚焦团的主责主业,全面深化共青团改革,出台《西南交通大学共青团改革方案》,成立了以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共青团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学校各部(室)和各二级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共青团改革领导小组,重点围绕团学组织机构设置和治理等方面扎实推进共青团改革。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专兼职不低于50%的比例完成校团委书记班子配备,同时推动完成二级团组织负责人科职配备和团干部队伍专兼职配备,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体系。打造学习型、实干型团学骨干队伍,全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完善校院两级“青马工程”培养方案,系统构建“四维一体”团学骨干培养体系,共培训团学骨干3000余名。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出台《共青团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团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修订《共青团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的实施细则》《团支部工作手册》等,构建起“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
二、注重青年工作政治引领
把牢团的工作主线,深入落实从严治团,切实转观念、转方式、转作风,开展团员先锋岗、团员示范岗等创建,加强学生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学生干部廉洁自律,自觉接受广大同学监督。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共青团体系党的建设,组织理论研究类社团和博士宣讲团开展多种形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团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激发、切实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党的向心力;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持续常态化开展主题团日、主题学习会,实现团员青年全覆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成功召开学校第二十二次团代会,凝聚起全校团员青年力量,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主题,精心打造“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春歌会、新生文化节、青年讲坛、镜湖半月谈等活动,将爱国主义作为核心内容贯穿活动始终,促进爱国精神以多种形式广泛传递,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强化青年工作职责使命
切实加强第二、第三课堂建设,发布《西南交通大学第二、三课堂项目管理办法》《西南交通大学第二、三课堂学生管理办法》,促进青年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首次创造性开展寒假返乡调研社会实践,建立了100余个常态化志愿服务社区基地,坚持将研究生支教团与精准扶贫工作同步实施,每年组织近400支队伍3000名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续写“五四”精神的新时代爱国新篇章。学校先后荣获团中央“优秀单位”、“一带一路”专项实践“优秀组织单位”表彰。大力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坚持面向全国高校举办“交通•未来”大学生创意作品大赛,取得广泛社会影响,承办中国高博会首届高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精品成果展暨主题论坛等活动,积极培育和选送学生作品参加全国、省市竞赛,获奖人数和数量持续提升,促进青年创新创业水平不断提高,引导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
四、创新青年工作路径方法
坚持紧跟青年学生的步伐,遵循青年工作规律、把握正确方法,探索推行“班团一体化”制度,大力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打造“智慧团建”系统,制定出台团学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完成学校团属全部新媒体造册备案,把正确导向贯穿到媒体融合发展各环节、全过程。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平台建设和内容传播形式,策划推出“习语青声”系列动画微视频、“交大kelly说”、“传媒先锋记者月”等新媒体产品和活动,做到既贴近学生需求,又引领青年思想、聚拢青年学生。加强“青年之声”工作站建设,依托“校领导接待日”和“校长面对面”等活动,以及征集提案等方式,及时反映涉及学生利益的重大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