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4月1日讯 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2016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实施方案》中,省卫计委将参与扶贫解困、传染病防治、医疗保障工程,并承诺将实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到93%。那么,哪些人群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0至6岁儿童接受健康管理有什么好处?怎样建立预防接种证?昨日,省卫计委针对这些疑问进行了解读。
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记者了解到,凡是在社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包括户籍及非户籍人口,都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自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而该档案将居民个人基本情况、健康体检记录、健康管理记录、患病就医时的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内容收录在内。
据了解,针对0至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医生会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开展儿童保健系列服务,可以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通过对儿童健康监测和重点疾病的筛查,还可以对儿童的出生缺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婴幼儿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需要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共8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血常规检查、听力筛查等。
而怎样建立预防接种证的问题,据省卫计委介绍,在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家长需尽早携带《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以及《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到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领取接种证和建立儿童预防接种档案。接种证是个人规范接受免疫接种的记录和凭证,当儿童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全部完成后,家长要长期保管好接种证,以备孩子入托、入学、入伍或将来出入境的查验,不可丢失。
(吴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