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瞄准一个发展新目标——中医药+旅游。他们通过将本地出产的道地药材川芎等与本地温泉资源有机结合,打响了以中医药健康旅游为主、中医药温泉浴为辅的创新发展模式,乡村中药温泉旅游“一炮而红”。
9月8日,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在宝山成立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医药健康旅游协会。来自全省的中医药专家、中医院院长以及旅游业人士相聚于此,探讨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未来。
“中医药博大精深,中医药产业也不仅仅只有医和药,宝山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又一条既能促进人们健康,又可推动产业发展的双赢之路。”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会长杨军告诉记者。
中医药+旅游
彭州探索旅游发展新路
彭州市宝山景区中药温泉康养项目位于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的宝山景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5.7℃,平均绿地率为87%,森林覆盖率达78.09%。
“和其他地方一样,宝山对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非常重视,但由于宝山旅游季节性很强,温泉旅游项目一度处于亏损状态,资源浪费闲置。”宝山集团董事长贾卿介绍,为了提升宝山旅游的竞争力,同时打造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彭州市中医医院的帮助下,他们想到了将本地出产的道地药材川芎等与本地的温泉资源有机结合,发展以中医药温泉浴为特色的宝山乡村旅游。
“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现代药物研究显示其含有川芎嗪、藁本内酯等有效成分,可运用于心脑血管、呼吸、泌尿、运动系统及妇科等方面的疾病,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价值。”贾卿说,宝山温泉为氟锶医疗热矿水,同样具有良好的养生价值,两者的结合,可以让游客们一边泡浴中医药温泉一边欣赏满山雪景,养身、养心两者皆顾。于是,宝山集团找到了彭州市中医医院,双方不谋而合,随即,彭州市中医医院特别组建了一支含多名中医药博士、临床科室主任在内,具有雄厚中医药技术实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团队。
项目启动后,宝山中医药温泉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贾卿表示,近期,彭州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为宝山景区的中高端游客,还推出了杵针养生保健服务,这是全国特有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和品牌。
三产并举
中医药产业化前景可期
“目前,宝山中医药温泉康养项目已成为四川中医药创新产业发展先行先试的缩影,中医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各地兴起。”杨军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推动中医药发展融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四川”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不断发展,四川省中医药机构走出国门、享誉海外。同时,中医药产业不断发展,药材生产、研究开发、中药制药、配套服务等体系进一步完善。
此外,四川中医药主导构建了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动的产、学、研、用协作机制,启动川附子、厚朴等8个首批川产道地药材的综合开发和示范县建设,推进31个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建设。川芎、川乌、川明参、川牛膝等16个品种、24个基地通过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品种数和基地数均居全国第一;加速发展中医药现代服务贸易和“互联网+中药材”工程。2016年,全省中药工业及健康衍生品生产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712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另一个引人关注的是,中医药+旅游的热点正在四川形成,除了启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外,还制定《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建立涵盖国家、省、市三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储备库。四川中医药积极推动并打造攀西地区阳光康养旅游、川北森林康养旅游及川南中医药康养旅游等旅游精品线路等,在14个市(州)建设一批精品示范点,初步形成5条中医药旅游精品线路。
目前,我省中医药形成了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以及对外交流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型产业模式已经初步建立。
本报记者 石小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