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刚从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复查归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张洋,站在幼儿园大门口好奇地张望,等待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5岁的小女孩张洋是恩阳区花丛镇秤杆村人,出生后不久就发现心脏存在室间隔缺损,隔三差五,不是感冒就是发烧。先天性心脏病不仅时刻威胁着她幼小的生命,也严重影响着她的生长发育和生活。为了筹钱给张洋治病,张洋的父亲张新春带着智力障碍的老婆和2岁的小女儿外出务工,76岁的张洋爷爷张德荣与老伴在家照顾张洋和7岁的大孙女,生活十分困难。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家里种着几亩地,儿子在外打工,一人收入养活六人,一年下来所剩无几。在海南打工时就打听过治这病得做手术,没有三五万根本下不来。原本打算卖房治病,可这60、70年代的破旧土坯房也没人要啊。因为没钱,娃的病就一直那么耽搁着。”提起孙女的病,张德荣总是满脸愁容。
“您孙女的病情比较严重,如果不尽快手术,孩子在18岁之前就有夭折的可能。”2017年7月,小张洋的病情在区人民医院的医疗队下乡入村巡回诊疗中被发现。
这可咋办?上哪儿筹这笔钱去?就在张德荣一家走投无路时,村卫生室医生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恩阳区有个针对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大病集中救治惠民政策,可以免费给娃做手术。
在恩阳区卫生计生局的主动帮助下,小张洋通过“绿色通道”直接住进了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为其实施了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将室间隔缺损封堵,小张洋成功得到救治。
“孙女在省里大医院住了10天院,又做了这么大的手术,2.5万元医疗费结算时没花一分钱,竟然全部得到减免。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解决了我家的大问题。”张洋奶奶刘正芳热泪盈眶。
据恩阳区卫生计生局局长任鲜介绍,刘正芳口中的好政策是恩阳区新推行的健康扶贫领域“医疗扶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卫生解困基金”三大救助基金。
据介绍,巴中市恩阳区在巩固前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区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即时结算”、个人自付费用控制在当次住院总费用5%以内等健康扶贫成果的基础上,聚集重点难点,突出救助救治,在保障政策上“绣花”,确保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整合民政救助、医疗应急、爱心扶贫、残疾人康复等多个项目资金,建立恩阳区医疗扶助基金600余万元,用于贫困人口医疗扶助。建立恩阳区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基金规模达500万元,对贫困人口异地就医经医保报销、医疗扶助和爱心基金救助后自付费用仍超出贫困线的予以救助,对贫困人口门诊治疗未纳入报销范围的费用根据家庭贫困程度和费用高低予以救助,每户每年救助额度为500-5000元。建立恩阳区卫生解困基金,基金规模为300万元,对非贫困家庭医疗费用特别巨大、家庭难以承担的予以救助,每户每年救助额度不超过5000元。
三项协同互补的医疗救助政策形成保障合力,最大限度地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次住院,张洋的医药费一共是25025.49元,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扶助”报销后,个人需自付费用6700余元再由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全额救助,张家不用花一分钱就治好了孩子的心脏病。
2017年,恩阳区贫困人口住院21739人次,住院总费用8531.19万元,其中医保报销5535.45万元,医保倾斜支付1473.41万元,医疗扶助基金及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救助763.9万元,卫生解困基金256.2万元,爱心基金救助19.41万元,医疗机构垫付49.38万元。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大,越织越密。
“手术非常成功,张洋术后恢复得特别好,复查了3次都没发现问题。往后她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还能去学校里念书,真好。”看着正在院里玩耍的孙女,刘正芳乐开了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