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脱扶工作是各级扶贫机构的重点工作,调查中发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所至比例偏大。近年来,四川省荣县对12405户3507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疾病预防、兜底保障、规范服务、精准救治“四个举措”,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少生病、就近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实施疾病预防,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少发病。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上减少疾病发生。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健康档案和实施健康教育。切实做好贫困家庭0-36个月儿童保健、孕妇保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保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一个不漏一个不少。荣县和乡镇、乡镇与各村医疗组织均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公共卫生督导包保责任制,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划片分区、责任到人、定期轮驻、巡回指导、对口帮扶等形式,卫生人才“下沉”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进行预防指导。按签而有约、签而有益、签而健康和“因人施策、因病施策”的宗旨和原则,采取“1+1+1”组合式,遴选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和县级医院专科医生组建家庭医生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制定个性化服务协议,按需提供上门随访、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目前全县12405 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均落实家庭医生签约。
实施规范服务,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就近看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从2015年开始,荣县牵头筹措从中央到地方各类资金1.2个亿实施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建设,确保200余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建档贫困人口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县级医疗机构与建档贫困户多的乡镇卫生院签订一对一帮扶责任书,明确帮扶目标任务,并采取“组团”帮扶方式,向被帮扶卫生院派驻1名院长或副院长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蹲点帮扶。乡镇卫生院根据贫困户需求,组织开展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县级医疗机构依托现有示范基地,对乡镇医护人员开展分级培训,规范技术应用,要求驻乡镇医生必须掌握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提供简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对长期在贫困山区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病能就近治疗。
实施兜底保障,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能看得起病。荣县从2016年开始,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十一免两补一减一控”的兜底保障,开通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贫困患者只需交清个人自付费用就可出院,减少“垫资”。2017年全县贫困人口就诊10738人,其中10228名患者按兜底保障办法享受住院治疗。荣县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对医疗机构收治贫困患者“四合理”情况进行抽查。检查结果作为对贫困人口落实医疗政策和对医疗机构处理及不良行为记分的依据,同时依托“三医”信息化监管平台,实施动态、全程、精准监管。对不合理使用昂贵、自费药品等行为进行通报、约谈,杜绝大处方、滥检查、挂床住院、压床治疗、轻病住院等过度医疗行为。救助基金主要用于救助县域内住院和慢病门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病门诊个人支付控制在10%以内,对合规转诊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患者提高15%的救助比例。患有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肾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儿童肿瘤、肺癌等重特大患者年累个人支付超过3000元的,卫生基金将进行二次救助。2017年申报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求助基金达4931人次,落实总金额160.36万元。
实施精准救治,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好病。对持有贫困人口健康卡的患者,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无条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村、镇解决不了推荐到相对应的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核准救治,能一次性治愈的,组织专家集中力量实施治疗;对疾病较重、社会影响较大、疗效确切的大病制订诊疗方案,明确临床路径,进行周期性的集中救治;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白内障患者,由乡镇卫生院适时推荐给政府实施的光明工程,相关医疗机构提供无条件救治。截止2018年5月,荣县中医医院和县新城医院先后为312余名建档立卡户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