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大寒”。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大寒开始,冬天也就只剩下半个月了。此时,就快到交一年“养生作业”的时候了。这一年,身体养得好不好,开春就可见分晓。赶快抓紧这剩下的10多天,好好进补,好好休息,静候春天。
【今年大寒有啥不一样】
千年之前,有内圣外王之誉的邵雍在《大寒吟》中写下“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今年在南方恐怕见不到这种景象。暖冬已成定局。今年冬季这种气候四时失序的情况,也间接为一些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全国流感疫情报告显示,11月份流感27731例,12月份飙升至121800例。
2018年为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中见太徵火运。自大寒日(2018年1月20),至春分日(2018年3月21日),主位少角木,客气少阳火,中见火运。文献记载可能会出现“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的情况。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再加上2017冬行春令,精气失藏,也会影响到2018年春天流感疫情的继续和反复。所以目前一个时间段,防流感不可忽视。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对流感,要做的还是以预防为主,提升自身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早晚室内通风换气 早在《礼记·月令》中就有很多古代防疫卫生的记载。《朱子家训》指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现在居民大都住在楼房,很少有庭院,那么开窗通风、换气,十分必要。
顺应阳生吹卯时风 冬天要“早卧晚起”,但是大寒过后春天的气息已然嗅到,阳气开始萌动生发,这时可以稍微早点起了,无锡江阴地区有吹卯时风(5~7点)的习惯,很值得提倡。
佩挂一个防感香囊 中药香囊散发出香气,在人体头胸部周围形成无形屏障,有散风驱寒、通窍、杀毒等功效。丁香5克,肉桂5克,白芷10克,三萘10克,甘松10克,薄荷6克,石菖蒲6克,川芎10克,药料研粗末,装入小布袋,佩挂在脖子上或挂在家庭房间、卧室门上。
适度让皮肤受“寒” 102岁高寿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有一个养生习惯,就是一年四季用冷热水交替洗澡。可以尝试用冷水洗脸、洗手,这样可以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也可以增强免疫力。冷水洗脸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先用冷水拍拍脸,等皮肤逐渐适应后,再改为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洗手。
【起居和运动要注意啥?】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洗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此外,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
大寒时节的运动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建议可以在阳光晴好的天气,上午10:00左右,下午2:00左右户外活动1个多小时。运动方式可选择慢跑、快走、登山、太极拳、郭林气功、八段锦等等。如果室内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而大汗淋漓,伤津耗气,不利于养生。
【饮食上与小寒略有不同】
首先,冬三月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最后,还要考虑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
日常饮食中,可常食用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如紫苏叶、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等。例如,当有人因外感风寒而致轻度感冒时,常常会用生姜加红糖水来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阳气是逐渐衰退的,老人在冬季需要补肾阳。另外,对于不孕不育的人,大寒这个天气也是温补肾阳最好的一个时机。
此外,按摩肚子能补肾阳。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汪栋材专家说,按摩关元穴、命门穴即可达到补肾阳的效果。脐周围是中焦,脐下就属于下焦,肾属下焦。关元穴在脐下3寸(4横指),用手掌心(劳宫穴)按摩关元穴,身后与关元穴对着的命门穴,脐下3寸(4横指),是守护生命的大门,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两手交叉在后面按揉,按揉在原地,不是搓皮,得有一定压力,手心手掌是有一定温度的。这套手法必须每天做,尤其到大寒以后,关元穴补肾非常好。
健康知多点——大寒时节不妨食补养生
在大寒时节吃鸡肉可以气血双补,抗寒能力大大提高。如果吃的还是热热的羹汤或者暖心的土窑鸡,那更是美味又暖身了。推荐几道适合大寒时节养生食谱:
1、八宝饭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值得提醒的是,糯米虽好,却也不能贪吃。吃时最好将日常主食摄入量减少,否则会由于糯米本身黏滞、不易消化,而引致胸腹胀满,这就得不偿失了。特别是老人、儿童等肠胃功能本身很弱的人需要特别注意。
2、芪杞炖子鸡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种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3、黄精黑豆炖鸡
主要功效:益阴补肾、益肺胃、安五脏
推荐人群:肺肾阴虚兼脾胃虚弱者,干咳少痰、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疲倦、纳差者。
材料:黄精15g、黑豆50g、枸杞5g、光鸡半只、生姜、料酒适量(3~4人量)
做法:光鸡洗净、斩件、飞水;黑豆洗净、浸泡;黄精、枸杞冲洗。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水九分满,武火煮15分钟后改文火炖煮45分钟,加少量食盐调味即可。
4、凤凰花胶羹
材料:鸡半只、花胶50克、人参和黄芪各20克、大枣6枚、生姜数片,水适量(四人量)
做法:新鲜光鸡去毛和内脏,斩件,用武火煲或者炖至沸腾后改用文火再加热两小时,适当调味即得。
【预防流感食疗妙招】
药食同源。厨房里、餐桌上有大学问。大寒与立春相交接,顺应时节变化,逐步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葱、姜、蒜、香菜等,以适应万物的升发。如香菜,学名芫荽,温,辛,归肺、脾经,有发表透疹、健胃功效。香菜根还能够发汗退烧。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可发汗解表、通阳、祛痰。
祛风散寒解表羹 这个时节需要一碗既美味又防病的汤羹,鸡蛋2个,香菜3根,嫩豆腐50克(切丝),葱白5~7根(去根),生姜3~5片,花生米20粒左右(研碎)、淀粉、盐、鸡精、香油等适量。鸡蛋搅拌均匀,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将清水在锅中烧开,放入豆腐丝,再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同时搅拌。最后加入香菜、葱、姜、盐、鸡精等调料,出锅前淋上香油少许,撒上花生末,喜欢辣味的,还可以撒上少许白胡椒粉。此羹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调和营卫的作用,还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常食萝卜防感冒 白萝卜味辛、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消积滞、化痰清热等功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另外,白萝卜里的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还有一种干扰素的诱导剂,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并可以抗病毒。因此,常吃萝卜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自制芫荽葱白汤 连根香菜3~5根,连根葱白10~15根,白萝卜5~7片,生姜3片(约10克),将香菜、葱白、萝卜、生姜分别洗净,切碎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也可稍加1~2匙老红糖共煮,滤出汤液,趁热喝下,盖被休息,寒出而解。此汤成人、儿童均适合。
天然抗菌物大蒜 大蒜,性温,味辛;入脾、胃、肺经,具有温中行滞,解毒作用,是天然广谱抗菌物。大蒜有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另外,大蒜提取物可杀灭乙型流感病毒,食用大蒜可让感冒发生概率降低2/3。大蒜炒咸肉、大蒜炒百叶,大蒜沸水焯后切段加入香油与花生米或臭干。
综合自南方日报、中国中医药报、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