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刚出炉,上海就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征集健康上海典型案例,启动健康村镇试点,出版市民健康知识读本,编制健康上海全景地图,推进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建设,打造社区智慧健康小屋……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背景下,上海出台的这份方案给人的一个最大感觉就是“实”:它包含18个专项行动、40项考核指标、100条工作举措,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求,努力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典范。这既是对未来愿景的期许,更是对上海市民的健康承诺。
健康城市建设,上海已具备良好基础。上海市民主要健康指标连续十多年居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2016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健康界奥林匹克”——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上海是健康城市的样板城市。
面对国际社会赞许,上海为自己提出更高目标。这份4.1万字的《健康上海行动》方案,是一份对标全球最高标准、一流水平,聚焦威胁市民健康主要问题而筹划的、沉甸甸的健康承诺。它有明确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任务书里,“健康融入万策”这一《渥太华宪章》理念成为《健康上海行动》的核心。坚持“健康优先、预防为主、共建共享、促进公平”的基本原则,在落实国家任务基础上,上海为自己加压:按照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增加健康服务体系优化行动、长三角健康一体化行动、健康信息化行动、健康国际化行动等硬核内容。
时间表上,《健康上海行动》将按照2022年、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分步推进实施,旨在筑牢织密守护2400万市民的“生命健康网”。而在路线图中,涉及数百个《健康上海行动》考核与监测指标,“三全”特点跃然纸上:
第一“全”,是全方位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到2030年,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成人吸烟率下降至18%以下,参与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人数达120万人,“同伴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第二“全”,是全周期维护上海市民健康——比如以“一老一小”健康为先,完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7+6”会诊抢救网络,建成50个综合医院标准化示范儿科门急诊,建设18个儿童早期发展基地;至203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0%及以上,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90%及以上,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达90%……
第三“全“,是全领域构建“大健康格局”——比如注重“体医结合”,至2030年,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6%;重视“医教结合”,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至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60%以上;更有“体绿结合”,包括将绿地、绿道嵌入锻炼设施,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等。
这份庞大的蓝图,就像一把健康“金钥匙”。要实现蓝图,关键在于落实和行动。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的一大亮点就是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将健康上海行动执行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内容,并明确市、区、镇(街道)三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要真正用好这把“金钥匙”,更要充分动员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提升个人健康责任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是关乎每个人的事。蓝图既成,我们当努力提高全社会对健康上海建设的认识,培育全社会的健康文化,形成“健康上海、人人行动、人人受益”的社会共识。王彤
|